鸿
咏物
思乡
情感
离别
秋季节气
写鸟

译文

远方的游子思乡难归,再次见到征鸿在夕阳中翱翔。
霜前,黄芦丛生的沙洲上,红叶在关河的画中飞舞。
分别后,期盼你的消息已经很久了,战乱之中,我的兄弟越来越少。
在高处远望,这种情景令我今天心中肠断,此时又听到城下捣衣声声。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杨云鹏的《雁》诗,以雁为载体,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首联“远客思乡未得归,征鸿又见度斜晖”,描绘了一幅游子在异乡眺望,夕阳西下,只见大雁南飞的画面。游子心中涌起的是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归期未定,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雁南迁,自己却无法跟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大雁的自由与游子的羁绊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颔联“黄芦洲渚霜前至,红叶关河画里飞”,进一步渲染了秋景的凄美。黄芦洲渚上,霜前的大雁先到,红叶关河间,画中飞舞的红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颈联“别后望君消息久,乱来哀我弟兄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动荡的哀叹。离别之后,对友人的思念久久不能释怀;在乱世之中,哀叹兄弟姐妹的离散,凸显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动荡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关怀。尾联“凭高此日堪肠断,那复江城捣暮衣”,点明了诗人此刻站在高处,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心生悲凉。在这样的时刻,哪里还有心思去为江城的百姓捣制晚上的衣物呢?这一句通过反问,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民众生活困境的关注。整首诗通过对雁、黄芦、红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杨云鹏

18首
云鹏。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閒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