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氏
八
咏
为
子
棨
侍
讲
赋
(
其
四
)
虎
溪
积
雪
小
小
溪
堂
雪
覆
檐
,
梅
花
枝
上
玉
纤
纤
。
山
头
月
落
人
初
睡
,
猛
虎
一
声
风
满
帘
。
写雪
山水
抒情
动物
猛虎
季节
冬天
夜晚
译文
小小的溪堂被雪覆盖了屋檐,梅花枝上洁白如玉。
山头月亮落下,人们刚刚入睡,突然传来猛虎的吼声,如风一样冲进屋子的窗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冬夜山景图。首句“小小溪堂雪覆檐”,以“小小”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雪覆檐”三字,直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暗示着一场大雪刚刚降临,给溪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第二句“梅花枝上玉纤纤”,将视线转向了溪堂周围的自然景观——梅花。诗人巧妙地运用“玉纤纤”来形容梅花的枝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梅花在雪中绽放,如同纤细的玉指,展现出一种高洁与清雅之美。第三句“山头月落人初睡”,将视角拉远至远处的山头,描绘了一幅月落人眠的宁静画面。这里的“月落”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预示着夜晚的深沉。同时,“人初睡”则暗示了山下村庄的安宁,与山头的寂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一句“猛虎一声风满帘”,笔锋一转,引入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动态感。猛虎的一声咆哮打破了夜的宁静,风随之而来,充满了整个房间。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通过“风满帘”这一细节,展现了声音的力量和传播速度,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转折,展现了冬夜山林的独特魅力,既有静谧的美,也不乏动态的震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其七)
明·刘泰
白战诗成砚己冰,案头饥鼠乱窥灯。支离瘦影跏趺坐,好是人间戴发僧。
与啸麓谈鄮山阿育王寺之胜啸麓为之神往有诗余更和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劳生念念馀尘土,笑口为君说鄮山。睡起随参香殿上,饭馀无事古松间。寒宵雪密茶初熟,精舍兰开衲未还。无用苓蔘治幽痗,深心回向一开颜。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太一湫
金·杨云翼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