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寿
地点
居庸关
写景
怀古
抒情
边塞
写山
情感
思乡
山水

译文

居庸关的山峦苍茫,山头上的城墙像连接着云朵一样长。
只有一名士兵守卫着关口,千万人也不敢抵挡。
古时候人们称秦关为百二雄关,但与居庸关相比,居庸关更为重要。
此时,毡衣、毛领、编发的人皆来归顺王化,正逢天降寒霜。
龙虎台前的沙草已呈黄色,天寿山高耸于中央。
拜谒两座大墓时内心悲伤,葱葱的佳气弥漫在苍茫的空间。
思绪神游却无法返回,泪流满面,寒天中落日照射着荒野。
饥饿的鹰在风中啸叫,狐狸和兔子藏匿起来,我再次渡过冰河旁。
仆人们面色黯淡无光,皮裘、貂帽都被冻得僵硬。
抬头只见南飞的大雁,又回到了居庸关,山峦依然苍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边关的深刻感受。首先,开篇“居庸关,山苍苍,山头雉堞连云长”以苍茫的山色和连绵的城墙勾勒出居庸关的雄伟形象。接着,“一夫临关,万夫莫当”通过对比,强调了居庸关作为边防要塞的重要性,一人守关,足以抵挡千军万马。“古称秦关百二强,何如居庸殿朔方”将居庸关与秦关进行比较,突出其战略地位。接下来,“毡裘编发俱来王,此时正值天雨霜”描绘了边关特有的景象,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汉族人民,都在这个时节聚集于此,体现了边疆的多元文化与和谐共处。“龙虎台前沙草黄,天寿峨峨冠中央”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帝王陵墓的敬仰之情。“拜谒二陵心孔伤,葱葱佳气浮苍茫”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先人的怀念。“神游不返涕泗滂,天寒落日照大荒”两句,诗人似乎已融入历史,与古人共鸣,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最后,“饥鹘啸风狐兔藏,肩舆复度冰河傍”描绘了边关的自然环境,以及行旅之人的艰辛与孤独感。整首诗通过对居庸关的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边关的独特感悟,既有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