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
秋景
抒情
怀古
咏物
桂花
写景
秋夜
励志
佳节
秋节
写山

译文

秋高气爽兴致远,星空仿佛伸手可及。
雨后初晴,山峦如飞,楼外飞来雁群多。
幕府里丹桂飘香,银烛在青琐中摇曳,试问今夜如何度过?
天地之大无边际,老子我尽显婆娑之姿。研究军事策略,修整马政,咏唱军歌。
西风啊,不要吹动我的华发,壮志未消磨。
眼见帝都龙虎之地,人们如仙洲的麟凤之辈,与我同在銮坡。
举杯暂且长啸一声,借着明月的金波,让我们畅饮吧。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水调歌头·九首(其七)秋兴》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朗的景象和词人的豪情壮志。首句“秋高兴何远”,表达了词人因秋日的到来而心情愉悦,这种喜悦似乎超越了寻常的空间感受。"爽气掬星河",通过"爽气"一词,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之气,仿佛能捧起整个星空,形象生动。接下来,“雨晴山势飞动,楼外雁来多”描绘了雨后山势如生,楼阁之外归雁成群,增添了季节转换的生动画面。"丹桂香凝幕府,银烛光摇青琐",以丹桂的香气和明亮的烛光,营造出夜晚幕府的温馨与宁静,也暗示着词人内心的思考与筹划。进入下片,词人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写兵机,脩马政,咏铙歌”,表达了他对军事策略的熟谙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西风莫添,华发壮志未消磨",表明即使岁月流逝,他的壮志豪情依然不减。"眼见帝都龙虎,人似仙洲麟凤",运用比喻,赞美帝都人才济济,如同仙岛上的神兽凤凰,表达了对朝廷的敬仰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最后,“留我共銮坡。把酒暂舒啸,明月借金波”表达了词人希望能留在朝廷,与贤才共事,举杯畅饮,借明月寄托豪情。整首词情感饱满,既有个人的豪迈,又有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词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