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竿
鹿
写景
山水
田园
哲理
励志
怀古
读书
惜时

译文

我的身体闲适,闭门静坐,屋内一片寂静,没有杂乱的声音。
静谧的桥边有几竿竹木,环绕着居住的地方是几亩桑麻田地。
只要相信人生如寄宿一般,就会知道无论何处都是家。
过去的业力难以逃避定数,无谓的妄想只会让自己烦恼纷扰。
在烦恼的尘世中修行佛法,就像在炉火上盛开的莲花一样清净。
躺在山间欣赏风景也十分美好,仰望天空的白云似乎没有边际。
窗外有活泼的飞鸟游鱼,床头堆满了经典书籍。
在篱笆旁有鹿和猪在悠闲地生活,屋檐下有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描述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环境,如闭关晏坐、竹木环绕、桑麻环居等,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身闲闭关晏坐,萧然一室无哗”,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安静的环境中独处,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静桥数竿竹木,环居数亩桑麻”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竹木与桑麻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但信有生似寄,始知无处非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认为生命如同寄居,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态度,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往业难逃定数,妄想空自纷拿”,则揭示了对命运与欲望的反思,认为过去的业力难以逃脱,而过多的欲望只会带来烦恼。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因果律的理解,以及对内心纯净的向往。“烦恼场中佛事,红垆焰上莲花”,将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佛教修行联系起来,比喻在生活的火炉上,莲花般纯洁的心灵得以绽放。这既是对修行过程的描绘,也是对内心净化的象征。“青山卧游亦好,白云仰视何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无限宇宙的好奇与敬畏。“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描绘了日常生活中既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有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体现了诗人生活的多样性和内在的丰富性。“狉狉鹿豕篱畔,忙忙燕雀檐牙”,最后以鹿豕、燕雀等动物的活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佛教教义的领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作品。

殷迈

17首
嘉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隆庆时历江西按察使、四川右布政使。万历时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事。恬淡寡交,然与意气相投者贻书不远千里,以学术相辩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