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友
人
京
华
即
事
二
首
(
其
二
)
落
拓
綀
衣
阆
苑
间
,
江
南
游
子
醉
长
安
。
禁
沟
春
过
留
香
雨
,
宫
树
风
来
响
翠
澜
。
五
卫
旌
旗
秋
甸
里
,
千
官
剑
佩
晓
云
端
。
何
人
只
献
河
清
颂
,
宜
向
明
时
沥
寸
丹
。
写景
抒情
怀古
友情
秋景
赞美
城市
京华
宫树风
官职
译文
译文:一个落魄的旅人在阆苑中穿着粗布衣服,江南的游子沉醉在长安的繁华之中。
译文:春天的气息在禁沟中流转,留下了芬芳的雨露;宫中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翠绿波涛般的声音。
译文:秋天的原野上,五卫的旌旗在风中飘扬;清晨的云雾中,千官的剑佩闪耀着光芒。
译文:有谁只献上歌颂河清的诗歌呢?应该向这明朗的时代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心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壮丽,以及诗人对时局的感慨。首联“落拓綀衣阆苑间,江南游子醉长安”,以“落拓”形容诗人不拘小节的形象,身穿粗布衣裳,身处繁华的京城,江南游子在此沉醉,展现了京城的吸引力与诗人的洒脱。颔联“禁沟春过留香雨,宫树风来响翠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春天的景象。禁沟中春水潺潺,留下阵阵香气,宫树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是翠绿波涛的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颈联“五卫旌旗秋甸里,千官剑佩晓云端”,转而描写京城的军事与政治气象。五卫的士兵们在秋天的田野上列阵,旌旗飘扬,千名官员佩戴着剑佩,在清晨的云雾中显得威严而庄重,体现了京城作为国家中心的雄伟与秩序。尾联“何人只献河清颂,宜向明时沥寸丹”,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与期待。在这样的盛世之下,有人只知歌颂太平,而诗人则希望在清明的时代,能够贡献自己的忠诚与智慧,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个人责任的深刻认识。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思。
陈旅
132首
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