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爱情
春景
怀旧
思乡
闺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温馨的恋情回忆,诗人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和不舍。开篇“忆昔花间初识面”即设定了诗的情境,带着读者一起走进了那个充满花香的地方,那里有了一段初遇之恋。“红袖半遮妆脸”,这句透露出女主人的羞涩与矜持,她用红色的衣袖轻轻掩面,既保留了女性的娇羞,也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魅力。接着“轻转石榴裙带”一句,则展现了女子细腻的动作和她那精致的装扮,石榴裙带轻轻摇曳,显得既雅致又不失灵动。“故将纤纤玉指,偷撚双凤金线”,诗人用“故将”二字表明了对这份美好的珍视和回味,他细数着那纤细如玉的指尖,以及女子在织布时偷偷撚动金线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也是对情感深度的描绘。“碧梧桐锁深深院”则转换了场景,梧桐树下的院落变得幽深静谧,这里蕴含着诗人对那份隐秘而珍贵的情感的保护和珍惜。紧接着“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诗人质疑谁能预料到两颗心会如此纠葛,又是哪一天开始了这段难以割舍的情缘。最后,“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诗人通过春日里双燕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份每日相见、朝夕相伴之情感的向往和欣赏。这里的“玉楼”不仅是建筑物,更象征着高洁和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浓郁,每个字、每一句都在讲述一个关于爱与回忆的故事,让人读之忍不住沉醉其中。

欧阳炯

56首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猜您喜欢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酒泉子(其一)
唐末宋初·张泌
春雨打窗,惊梦觉来天气晓。画堂深,红燄小,背兰缸。酒香喷鼻懒开缸,惆怅更无人共醉。旧巢中,新燕子,语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