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香
子
·
金
去
木
金
体
坚
刚
,
木
性
柔
和
。
辩
宾
主
、
火
力
功
多
。
刚
为
主
掌
,
柔
像
销
磨
。
显
各
还
元
,
归
本
性
,
息
风
波
。
透
入
神
炉
,
霞
罩
嵯
峨
。
放
银
铅
、
花
绽
婆
娑
。
辉
光
满
室
,
神
变
无
何
。
镇
玩
蓬
宫
,
游
紫
府
,
恣
蹉
跎
。
哲理
炼养
归真
修炼
译文
金属的质地坚硬刚强,木头的性质则柔和温顺。在炼丹的过程中,要明辨宾主之别,火候的掌握尤为关键。
以刚为主,炼化形质。在修炼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回归本元的状态,从而平息内心的纷扰。
当药物被投入炼丹的神炉中,霞光笼罩着高耸的山峰。在炼制过程中,银色的铅和婆娑的花朵绽放出来。
辉光照亮整个房间,神通变化随时发生。在修炼的过程中,可以安住于美丽的仙宫之中,自由自在地在紫府中游玩,享受时光的流逝。
赏析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行香子·金去木》是一首描绘炼丹过程与哲理的小词。词中以金和木的特性象征人生的刚柔并济,金代表刚硬,木象征柔韧。炼丹时,通过火力的作用,金的刚性得以显现,木的柔顺则被磨砺,寓意人应刚柔相济,回归本性,平息世间的纷扰。"透入神炉,霞罩嵯峨",形象地描绘了炼丹时的神秘景象,金质在炉火中升华,被霞光笼罩,犹如山峰峻峭。接下来的"放银铅、花绽婆娑",描述了丹药炼成后的绚丽景象,如同银铅化为花朵般绽放,充满光彩。"辉光满室,神变无何",表达了炼丹成功后,光芒四射,变化无穷的意境。最后三句"镇玩蓬宫,游紫府,恣蹉跎",意指沉浸在这样的境界中,悠然自得,尽情享受修炼的过程。整首词寓言深刻,借炼丹之象,阐述了人生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道家修炼和自然法则的崇尚。
王吉昌
168首
生平,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猜您喜欢
临江仙
元·牧常晁
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龟蛇龙虎总虚言。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不容口意识情传。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蓦山溪·示门人
元·王处一
出离苦海,须要明修炼。渐渐灭尘情,默默神功斡旋。虚无造化,丹鼎紫芝香,金花结,玉泉流,全体神光满。千灾不染,万病都消散。七窍总冲和,八脉飞升内院。九宫十地,六贼杳无形,三.....
金盏子
元·王吉昌
锁猿心。虑沉沉。冥冥杳杳玄机运。南天火,北渊金。开汞鼎,虎龙吟。滋九气,剥群阴。酒勤斟。韵风琴。断送木童洪醉饮。六腑畅,五神歆。济圣域,脱凡襟。清净体,鬼神钦。
无俗念·火候不正
元·王吉昌
周天火候,要升沉飞伏,无差无错。气运前升穿绛阙,透上九天熏烙。两目难开,终为大患,急急须臾拨。迁延岁月,变成魔境沦落。六神失御猖狂,三尸放荡,五贼俱成恶。要镇炎炎归玉路,.....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三)鍊丹井
宋·郭祥正
欲息丹中火,须沈井底泉。何如栽杏实,亦解上青天。
绝句六十四首(其十三)
宋·张伯端
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崙阴与阳。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玉抱肚
元·无名氏
若论玄妙,听周风一诀。把婴儿姹女,木金间隔。从头分别。先擒六贼三尸灭。后捉玉兔饮乌血。仗剑锋,麾魔障,荡袄邪。全凭志猛烈。那些个手段最奇绝。龙奔虎走,来往放乖劣。两兽擒来.....
武陵春(其二)
宋·宋先生
虎绕龙蟠功最妙,交会在丹田。炉鼎烹煎火自然。日月炼为先。认取坎离为造化,真气要还源。向已澄静坐内观。九转炼成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