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
中
积
雨
凄
凄
怅
暝
日
,
郁
郁
对
茂
林
。
泊
舟
兀
无
侣
,
朱
夏
竟
连
阴
。
榜
人
重
解
缆
,
旬
日
滞
烟
浔
。
密
雨
歇
复
作
,
随
风
暗
相
侵
。
不
见
鱼
儿
出
,
遥
听
哀
猿
吟
。
沄
沄
千
叠
浪
,
缘
愁
若
个
深
。
天
末
时
吊
影
,
浪
迹
难
为
心
。
恨
无
乘
风
便
,
愁
有
魑
魅
寻
。
薄
暮
添
薄
冷
,
浊
酒
姑
强
斟
。
何
事
江
村
妇
,
未
秋
送
凉
砧
。
写景抒情
夏天写雨
怀乡情感
自然景物
写水
译文
心中感到十分凄凉,面对着茂密的树林。
独自停泊的船上空无一人,炎夏时节竟然连续阴沉。
船夫再次解缆启航,但滞留了多日仍在烟雾弥漫的江边。
密集的雨停了又下,随风悄悄地侵袭。
看不见鱼儿跃出水面,只能听到远处猿猴的哀鸣。
波浪起伏,层层叠叠,如同内心的忧愁一般深重。
形单影只,漂泊无依,心中倍感孤独。
渴望能乘风破浪前行,但又担心有魑魅等鬼怪寻来。
天色渐暗,增添了些许寒意,只好勉强喝下浊酒来取暖。
还未到秋天,江边的妇女已经开始使用凉砧(一种捣衣石)了。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李九鹏的《舟中积雨》描绘了诗人舟行在夏日阴雨连绵中的孤寂与愁绪。首句“凄凄怅暝日”,以傍晚的凄凉景象开篇,渲染出压抑的气氛。接着,“郁郁对茂林”写出了茂密树林与阴雨的交融,更显孤独。诗人泊舟无伴,"兀无侣",连日的阴雨使行程受阻,“旬日滞烟浔”。“密雨歇复作,随风暗相侵”细致刻画了雨势的反复和对心情的影响,暗示了内心的不安。诗人感叹“不见鱼儿出,遥听哀猿吟”,借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江面波涛汹涌,“沄沄千叠浪,缘愁若个深”,进一步强化了愁绪的深度。“天末时吊影,浪迹难为心”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恨无乘风便,愁有魑魅寻”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困境的无奈和对未知的恐惧。夜幕降临,寒意更甚,“薄暮添薄冷”,诗人借酒浇愁,却只能勉强自饮。最后,诗人以疑问收束:“何事江村妇,未秋送凉砧?”为何在还未到秋天,江边的妇人就已开始捣衣,似乎预示着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内心的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舟中积雨的苦闷与无奈。
猜您喜欢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石菖蒲
宋·许棐
一碧生涯水石滨,缕风丝雨瘦精神。前身恐是巢由辈,怕著人间半点尘。
夜起
清·高銮
客榻生寒梦屡惊,披衣起坐度残更。朦朦星月僧窗下,听尽天街走马声。
江行
明·俞诰
微月破黄昏,孤吟役旅魂。渔灯寒照水,野树暗藏村。过雁飞还语,栖乌止复喧。客途无限意,寂寞向谁言。
绝句四首(其一)
宋·陈师道
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望远行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一朵青山一朵愁。飞瀑泪争流。夕阳更作一天秋。谁忍上高楼。花已落,不须春。镜台交与流尘。玉颜难再是西秦。魂梦且教逐行云。命薄古如此,枉用湿罗巾。
用渭清韵再寄长驭
清·庞垲
载酒金台别故人,书来隔岁感愁身。却看杨柳怀他日,欲寄梅花非我春。野润鹊田迷古井,流澌瓠子怅前津。颠毛及尔垂垂老,无计同归住比邻。
答曾清甫(其一)
宋·张埴
看花都是梦,听雨甚于秋。白石年年烂,黄金日日愁。有馀刍一束,不足橘千头。我醉如眠尔,何须百尺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