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钩
帘
不
抹
閒
金
碧
。
靓
妆
斜
睇
双
心
寂
。
排
闷
对
梳
头
。
明
波
依
镜
流
。
咿
唔
低
度
曲
。
敛
冉
霏
蛾
绿
。
好
梦
莫
蹉
跎
。
人
间
别
离
多
。
闺怨
抒情
惜时
离别
译文
卷起帘子却不去擦拭那闲置的金碧辉煌。美丽的妆容微微斜视,双心感到孤独寂静。为了排解郁闷,面对着梳头。
明亮的水波在镜前流转。低声吟唱着曲调。眉如飞蛾般轻轻弯曲,颜色是淡淡的绿色。
不要蹉跎美好的梦想。人世间离别的事情太多。
赏析
这首《菩萨蛮》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严既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闲暇时光中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波动。首句“钩帘不抹閒金碧”以生动的场景拉开序幕,女子轻轻拉开窗帘,窗外的金色碧色映入眼帘,却并未涂抹上任何色彩,暗示着她内心的平静与淡然。接着,“靓妆斜睇双心寂”,女子精心打扮,目光斜视,内心却显得空寂,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孤独感。“排闷对梳头。明波依镜流。”在这两句中,女子面对镜子梳理头发,镜子中的倒影仿佛流动的明波,暗示着她内心的波澜起伏,同时也反映出她对外界事物的敏感与自我反思。“咿唔低度曲。敛冉霏蛾绿。”女子低声吟唱着曲子,眉头轻蹙,眼睑微垂,绿眉轻扬,这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描绘了她沉浸在音乐中的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最后,“好梦莫蹉跎。人间别离多。”这两句直抒胸臆,提醒自己珍惜美好时光,因为人世间充满了离别与遗憾。整首词在描绘女子内心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生活的深思,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能力。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