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沅
州
新
守
谢
麟
险
尽
天
开
溪
路
平
,
诗
书
新
将
典
新
城
。
三
千
戍
卒
今
无
几
,
十
万
屯
田
古
未
耕
。
属
县
乞
除
防
虎
槛
,
生
蛮
愿
献
采
砂
坑
。
从
兹
预
拟
风
尘
息
,
尽
是
仁
威
下
旆
旌
。
边塞
山水
抒情
赞美
写景
写城池
赠别
译文
译文:天险开辟出一条平坦的溪路,新的诗书将在这座新的城市中传播。
译文:现在守卫的士兵已经大大减少,那些古代未曾耕作的十万屯田之地现在有了希望。
译文:各县希望撤销防虎的槛栏,边疆的野蛮民族愿意献出采砂的矿坑。
译文:从此可以预料战争和尘土的骚乱将会平息,都是因为仁慈威武的军队的旗帜所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沅州新任守官谢麟的寄语和期待。首句"险尽天开溪路平",形象地赞美了沅州地势的变化,暗示了新任官员的到来使得地方治理有了新的转机,道路变得平坦安全。次句"诗书新将典新城",以"诗书"象征文化教育,表达对谢麟以文治开启新州繁荣的期许。第三句"三千戍卒今无几,十万屯田古未耕",通过对比过去的军事戍卫和荒废的农田,反映出当地社会的变迁,希望在新守的领导下,能够减少军事部署,转向发展农业生产。第四句"属县乞除防虎槛,生蛮愿献采砂坑",进一步表达了对地方安宁与经济发展的愿望,百姓愿意卸下防备,甚至主动参与开采砂坑,展现对新官的信赖和支持。最后一句"从兹预拟风尘息,尽是仁威下旆旌",预示着在谢麟的仁政和威望之下,战乱和动荡将逐渐平息,百姓将迎来安宁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新守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陶弼
219首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