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古
情感
春景
人物
自然风景
悼念之情
场景
回忆
感叹
友情

赏析

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与友人宋御之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词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君果然耶,五十之年,而仆如之”,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宋御之的尊敬与感慨,点明了两人相交已逾半百之久。接着,“记王珣宅畔,呼鹰盘马,伍胥塘上,赌槊围棋”几句,通过回忆共同经历的豪迈之事,如狩猎、赌博等,展现了两人年轻时的潇洒与豪情。“一水青山,满船红烛,绾定垂杨万缕丝”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画面,暗示着岁月的流转与情感的沉淀。接下来,“兰亭会,正客逢雨后,人到春时”则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时间的宝贵,仿佛在说即使在风雨之后的春天,也难以找回那份相聚的喜悦。“如今旧事难追,被海水天风澒洞吹”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几句“将曹刘沈谢,掩同粉絮,或萦帘幕,或坠污泥”运用了多个历史人物的典故,寓意友情虽经岁月洗礼,但依然坚韧不拔,如同粉絮般轻盈,又如帘幕般缠绕,或是落入污泥而不改其质。最后,“南国风流,东都耆旧,几个樽前某在斯”表达了对南国风华与东都老友的怀念,强调了友情超越时空的力量。“吾与汝,似春归蝶舞,花尽莺啼”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情的美好与短暂,如同春日里蝴蝶翩翩起舞,花朵凋零后莺鸟的啼鸣,充满了生命的韵律与哀愁。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友情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持久不变力量的赞美。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酬东溪史处士
唐末宋初·孟贯
咫尺东溪路,年来偶访迟。泉声迷夜雨,花片落空枝。石径逢僧出,山床见鹤移。贫斋有琴酒,曾许月圆期。
喜晴
唐·吕从庆
曈曈云间日,兼旬不得明。一朝雨势歇,众鸟喧新晴。南窗有老叟,喜极推枯枰。呼僮载樽酒,访渠泉石盟。出门有佳趣,清风生绿萍。笑语途中泥,尔难濡我情。
怀仙志
明·李贞
碧桃花底坐春朝,曾听莺声啭柳条。妙墨有灵兰气在,归云无主翠钿销。陇荒草色猿空哭,月冷梅魂雪欲飘。知尔前身原锁骨,重来休作野狐娇。
客秋偶憩西子湖皆令携幼女过访发方覆额遂能诵诗写法帖楚楚可人今依然梦想间并裁小诗似之
清·朱中楣
瑟瑟轻罗澹澹妆,柳梢莺语乍调簧。乌云应拂春山小,红蕊初含夜雨香。鸳水毓灵多鲍谢,蝇头妙楷逼钟王。梦回犹记殷勤别,几欲笺诗燕子忙。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其一)
清·瞿士雅
澹荡韶光三月中,故人相引到花丛。莫忧世事兼身事,可爱深红与浅红。且共胜游消永日,但将怀抱醉春风。群贤讵减山阴会,四座筵开笑语同。
探春慢
清·蒋敦复
柳翠藏莺,花绯招燕,栌枝摇荡纤玉。湖水湖烟,春人春事,听唱高阳台曲。一碧冥濛影,记斜日、段家桥北。他时重证幽盟,旧游沤鹭应熟。谁信蘋花几簇。更约住、溪山都化新绿。望远蓬蓬.....
张山人过宿村斋
明·黎亿
君自山中出,樵峰第几层。苔生双蜡屐,云挂一枝藤。短榻留春月,残书翻夜灯。谁言人境里,坐见岳庐僧。
重至西湖柬孟阳子将诸兄弟
明·李流芳
老见湖山尚欲狂,旧游重忆使人伤。曾穿鹫岭丹枫路,几醉孤山落月航。竹阁书题应漫漶,云栖原草欲荒凉。浮家得似诛茅稳,春坞桃花兴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