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水边活动
民间风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通过“郑村渡口风浪多,鱼船来去疾如梭”两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渡口繁忙的景象,风浪与鱼船的动态对比,展现出水乡生活的活力与节奏感。接着,“相邀女伴到梁下,一时同唱采菱歌”则将画面转向了女性角色,她们在桥梁之下聚集,一同唱起采菱之歌,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作的人文色彩,也体现了江南地区女性劳动与生活的和谐共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邑居
宋·宋祁
暖褫貂裘病骨轻,茨檐穷伏废将迎。庖人投刃喧羊肆,溪子擎牙近禁营。云破日痕絙巘道,雨残烟脚媚荑英。传闻内史轻租契,私约吾农对耦耕。
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火句法
宋·晁补之
二年官扬犹一炊,丞聋毋害守不讥。帝知无功呼返之,具舟从江民不知。道傍愚叟为涕洟,岂无爱人如尔为。我谢叟归视汝儿,风号鸿潦水涸陂。冰塞川船不可移,白蜺横野光逶迤。寒威上射小.....
采菱图
明·沈周
湖州秋水玉泠泠,湖州女儿出采菱。梭船荡桨红泼刺,阿姊倡歌阿妹应。隔溪冶郎骑马过,点鞭杀勒霜蹄挫。
无题二首(其一)
宋·吕本中
柴门罗雀懒频开,喜有新诗到眼来。闻道系舟城脚底,莫乘溪涨便轻回。
台湾吟(其二)
清·黄学明
漆身裸体类山麌,有古遗风不是愚。蔓草束头分角髻,青筐归市买陬隅。编莎似橐箍腰骨,截竹为圈塞耳珠。蛮曲听来无一字,行歌岩下采春芜。
鄱湖歌九首(其八)
明·欧大任
楚女绣襦鸣赵瑟,越人箫鼓唱吴歌。珍珠象齿由来贵,估贩宁论万里波。
藏云轩
宋·蔡莱
山边畏景欲流金,山下浮埃几度深。水宿岩栖得真乐,可无馀事到商林。
武伯追和杨铁崖嬉春同作二首(其二)
清·钱陆灿
乍雨乍晴兴已饶,清明况说是今朝。桃花镜中学人面,柳条水上拖舞腰。物色无机容老态,杖屦有意凌危桥。一路踏青浑不厌,卖饧打鼓仍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