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便
写花
咏物
抒情
赞颂
记梦
节日
禁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沂孙的作品,名为《水龙吟·其二》。诗人通过描绘春夜花前月下的情景,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首句“世间无此娉婷”直接点出了诗中女主的独特之美,如同没有人能够比拟的玉环,即便东风吹拂,也无法唤醒她的沉睡。这不仅描写了女主的美丽,更隐喻了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世间所动摇的高洁情操。接着,“将开半敛,似红还白”一句,通过花未全开、颜色介于红白之间的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女主的容颜之美,这种微妙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馀花怎比”一句,则是对前述美景的一种抒情,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无可比拟的赞叹之情。紧接着,“偏占年华,禁烟才过,夹衣初试”几句,诗人借花喻女,暗示了时间在悄然流逝,美好正在逐渐远去,而自己却刚开始体会和尝试这种美好的感觉。“叹黄州一梦,燕宫绝笔,無人解、看花意”几句,则是对过去某个美好瞬间的回忆,以及对那份美好无法共享的无奈。诗中的“黄州”、“燕宫”都是历史上的繁华之地,而今朝只能在梦中寻觅,或者留下绝笔,表明了那种美好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捕捉。最后,“犹记花阴同醉。小阑干、月高人起”几句,是诗人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以及在这样的夜晚,人们如何在月光之下苏醒,继续他们的生活和梦想。“千枝媚色,一庭芳景,清寒似水。银烛延娇,绿房留艳,夜深花底”几句,则是对春夜美景的进一步描绘,通过大量的花卉、清冷的月光,以及夜晚温柔的灯火,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富有情调的氛围。“怕明朝、小雨濛濛,便化作燕支泪”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和预感。诗人担心明天即将到来的细雨,也许会将夜晚的美好带走,让一切美丽如同过眼云烟,化作无情的泪水。整首诗通过对春夜花前月下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担忧,展现了一种既美好又淡淡忧伤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物融合,创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细腻的艺术氛围。

王沂孙

69首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