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
人
十
咏
(
其
七
)
樵
担
轻
无
斗
储
价
,
重
则
筋
力
绝
。
欲
下
半
岩
时
,
忧
襟
两
如
结
。
风
高
势
还
却
,
雪
厚
疑
中
折
。
负
荷
诚
独
难
,
移
之
赠
来
哲
。
咏物
写山
写雪
抒情
赞美
写樵人生活
译文
轻盈没有多少价值,沉重则会耗尽体力。
想要下到山岩时,忧虑的心情如同打了死结。
风大时势头受阻,雪深时担心会被压断。
负重实在是艰难,希望能赠予有智慧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樵夫挑担的艰辛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生活的不易和自然界的苛酷。诗人陆龟蒙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之风,勾勒出樵夫在严寒天气中的劳作图景。"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绝。" 这两句直白地表达了挑担的沉重与辛劳,如果担子太轻,则不够卖钱维持生计;如果过于沉重,则会耗尽体力。这是对农民生活艰难的一个写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 这里诗人描绘了樵夫在山间劳作的情景,担子挂在腰间,犹如一根绳索束缚着他。这不仅是对身心负荷的写实,更有生活束缚与精神压抑之意。"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 这两句生动地描画了樵夫在恶劣天气中的挣扎。他在强风和厚雪中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担子的重量与自然的暴虐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慈悲和智慧,诗人将樵夫的辛劳与坚持比作一种精神上的财富,并以此赠予有识之士。这不仅是对樵夫生活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整首诗通过对樵夫挑担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唐代农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对自然界的顺应与抗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深切关怀的情感。
陆龟蒙
607首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