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西
退
咏物
怀古
赞美
抒情
历史
边塞
战争

译文

唐宪宗元和年间,天子英明威武,他是何等人物,像轩皇和羲皇一样伟大。
他发誓要洗雪历代圣君的耻辱,在皇宫中处理四方事务。
淮西叛贼横行五十载,恶势力滋生,从狼到貙,再到貙生的熊罴。
他们不占据山河,却占据着土地,手持长戈利矛,随时准备战斗。
皇帝得到了圣明的宰相杜佑,即使被贼砍伤,也有神灵庇护。
宰相腰佩相印,担任都统,阴云笼罩下的天王旗显得悲壮。
李愬、李愬通等人犹如猛兽的爪牙,仪曹官员携带笔墨随行。
行军司马智勇双全,率领十四万大军如猛虎般威猛。
攻入蔡州擒获贼首,献给太庙,功劳无人能及,恩宠无比。
皇帝说你的功劳最大,韩愈你更适合撰写赞歌。
韩愈拜谢,边舞蹈边写下赞美诗,擅长金石文字。
古人称赞他的大手笔,这并非他的职责所限。
面对道义,古来皆有无私奉献,说完后多次点头示意天子。
退朝后,他在小阁斋戒,挥毫泼墨,字迹流畅。
他修改《尧典》《舜典》,甚至《清庙》和民生诗歌。
写成的文章打破常规,清晨再次敬拜,铺在红砖地上。
他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上,歌颂圣皇和宰相的丰功伟绩。
石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由灵鳌背负,龙蛇缠绕。
但言辞奇特,寓意深远,理解的人少,有人向天子进谗言。
长绳拉倒石碑,粗砂磨砺,碑文遭受破坏。
韩愈的文采如同元气,深入人心,流传千古。
如汤盘孔鼎般的作品,虽无实物留存,但文辞永存。
圣皇与圣相共同创造了辉煌,他们的精神永续流传。
若不展示韩愈的文采,如何与古代圣贤比肩。
愿万本传世,诵读万遍,口角生沫,右手磨茧。
流传七十二代,作为封禅玉检和明堂的基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为《韩碑》。这是一首颂扬古代名将韩愈的诗歌,通过描写韩愈立碑记功的壮举,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才能和个人的英雄气概。“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画卷拉开序幕,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力量和神秘色彩的时代。诗中的“元和”是唐宪宗年号,“天子”指代唐朝皇帝,而“彼何人哉轩与羲”则是在问,谁能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接下来的几句:“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描绘了韩愈的雄才伟略,他要洗刷历史上的污点,坐在法宫之中接受四方的朝拜,而“淮西”一带长期存在的匪患,也在他的治理下得到平息。诗人随后笔锋一转,开始描述韩愈立碑之事:“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这里的“不据山河据平地”表明了韩愈选择了一块平坦的土地来立碑,而非寻常所见的依托于山水之上。接着,“长戈利矛日可麾”则形象地描绘了兵器的锋锐,显示出军事上的强大力量。“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这两句则表现了皇帝对韩愈的高度评价和信任,以及韩愈在战场上所展现出的英勇与神奇。随后的几句:“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则是对韩愈军事才能的进一步赞美,他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还能以文辞著称,成为一位集将帅与文学于一身的完人。诗中还有一段:“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表达了韩愈在平时对文学创作的专注和投入,他的文章如同经典一般,被后人传颂。最后几句:“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则是对韩愈立碑记功的具体描述,他早已预备好文章,只待时机成熟便将其刻制于碑。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名将韩愈军事与文学才能的双重颂扬,展现了李商隐自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唐朝士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怀念。

李商隐

604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