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果

译文

虽然珍珠般的果实已经早早成熟
即使琼浆般的精华也未尝不能提早显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百果嘲樱桃》。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情感的复杂和生活态度的幽默。首句“珠实虽先熟”,“珠实”指的是像珍珠一样圆润饱满的果实,“先熟”则暗示这些果实成熟得较早。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樱桃在众多果实中的独特之处。接着是“琼莩纵早开”,“琼莩”指的是美丽的花朵,“早开”则表明这些花朵开放的时间较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赞扬了樱桃的美丽,更强调了它独特的生长周期。第三句“流莺犹故在”,这里的“流莺”指的是鸟儿,“犹故在”则意味着这些小鸟依然在树上徘徊。诗人借此传达了一种对樱桃依旧吸引着众生、充满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句“争得讳含来”,这里的“争得”表明一种竞相追逐的情状,“讳含来”则是指小鸟们争先恐后地品尝这些成熟果实。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应享有的乐观态度。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樱桃这一主题,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

604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黄鹤楼仙枣亭联
清·何绍基
千年仙枣不留核;五月落梅犹有花。
病橘
唐·杜甫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此.....
西螺柑七言十六韵
清·施钰
自昔芳名列类函,于今佳果盛传柑。树蕃东土栽无数,种出西螺味更甘。秋后累累垂竹屋,冬来灿灿映烟岚。苞凝晓露金华丽,叶弄轻风翠影参。结实也知头有万,向阳何止寸盈三。皮黄宛似鹅.....
杨梅坞
宋·董嗣杲
仙子遗丹满瑞峰,累累疑与荔枝同。金婆传种移根异,火齐烧空满坞红。鹤顶分丸凝晓露,猩唇结颗缀薰风。曩时若解包茆贡,一骑星驰入汉宫。
咏葡萄
唐·唐彦谦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乾作晴雨。神蛟清夜蛰寒潭,万片湿云飞不起。石家美人金谷游,罗帏翠幕珊瑚钩。玉盘新荐入.....
杨梅
宋·释祖可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欲寄山中友,恐起头陀爱渴心。
昭华曲(其三)
清·项隆锡
洞庭霜后橘林开,百颗从人走索回。金壳玉瓤亲自剖,甘酸尝过始传来。
佛手柑(其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玉盘堆子母,钩带似甘瓜。乱作纤纤笋,全苞一一花。乾时代兰佩,湿处拂霜华。不食因香甚,金钱买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