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节日
秋节
写景
山水
抒情
思乡
菊花
九华山
记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九日复九日,久客畏高临",点出了诗人在异地度过的重阳节,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高处景色的畏惧,暗含着远离故土的孤独与无奈。"云使乡心近,江承秋气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云彩仿佛拉近了诗人与故乡的距离,而江水则承载着秋天的深沉气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杂花难似菊,孤雁不随禽",以菊花和孤雁为喻,菊花虽美,却难以比得上故乡的菊花,孤雁独自飞翔,不随其他鸟群,象征着诗人孤独的漂泊生活,以及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非君重节物,谁肯到松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感激。在这样的节日里,如果不是有知音相伴,又有谁能理解并愿意来到这松林中一同度过呢?这句话既是对友人情谊的赞美,也是对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渴望有人陪伴的心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思念与对友情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

傅汝舟

94首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