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
鸿
怀古
历史
战争
励志
情感
豪放

赏析

这首《金缕曲·读史》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夏所作,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情感的激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开篇“强弱无常势”,点出历史的变幻莫测,没有永恒的强盛与衰败。接下来,“是何人、发皇三户,催枯二世”描绘了历史上的英雄与暴君,既有开创盛世的辉煌,也有摧残国家的残酷。这里的“三户”和“二世”分别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子继位,后又传至孙子,即秦二世,象征着权力的传承与更迭。“世将威名归羽父,破釜沉船意气”提到的是项羽的故事,他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展现了一种不畏强敌、勇于决断的精神。接着“过钜鹿、咸阳危矣”则暗示了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胜利,以及后来攻入咸阳的壮举,但同时也预示了其最终的命运。“掘冢烧宫拚太莽,为先王、报雪春秋义”这一句,通过描述项羽焚烧阿房宫的行为,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先王恩义的报答。这里“太莽”可能是指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暗示了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恩怨情仇。“恁年少,惊天地”是对项羽年轻时英勇事迹的赞叹,他的故事震撼了天地,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渡江到此三年耳”则转而叙述项羽从楚地渡江至中原,仅用了三年时间,却未能长久立足,暗含了命运的无常。“笑当年、四君五国,扣关而已”是对历史中那些试图通过武力征服他国的君主的讽刺,他们看似强大,实则脆弱,最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置酒鸿门双剑舞,还保鲁兄沛弟”提到了鸿门宴的故事,项羽与刘邦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选择和命运。“号霸主、彭城真帝”则是对项羽在彭城之战中的胜利的肯定,但同时也暗示了他最终的失败。“垓下天亡非战罪,剩美人、骏马英雄泪”表达了对项羽悲剧命运的同情,即使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他也并非败于战场,而是被命运所困。美人虞姬和骏马乌骓的陪伴,成为了他英雄生涯的最后见证。“破成败,史还纪”总结了历史的循环与公正,无论成败,历史都会留下其痕迹,供后人评说。整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人性、权力、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豪放,情感激昂,充满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张夏

33首
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为太常博士(《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六之二二)。次年,迁开封府推官(同上书选举一九之九)。景祐元年(一○三四),以都官员外郎知泗州,寻迁司封员外郎提点京西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四)。旋以工部郎中出使浙江(《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