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咏物
写山
励志
赞美
豪放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寓言的手法,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智慧。“俱胝一指笑天龙”,开篇即以禅宗祖师俱胝和尚的一指禅定,戏谑般地挑战天龙八部的智慧,暗示了超越世俗认知与权威的智慧力量。这里,“一指”不仅代表了简练而深刻的智慧,也暗含了直指人心、直达本质的禅意。“童子循涂没路通”,接着以童子寻路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人们往往因为遵循既定的规则或路径,而陷入迷茫和困境。这里的“路通”与前句形成对比,强调了创新思维和突破常规的重要性。“拈过司南针一转,穿山透地巧施工”,最后两句通过司南针这一古代导航工具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在面对未知与挑战时,灵活运用智慧与方法的重要性。通过“一转”这一动作,司南针从指示方向转变为穿山透地的“巧施工”,寓意着在困难面前,智慧与创造力能够开辟出新的道路,实现看似不可能的突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故事,传达了禅宗中关于智慧、创新与突破的传统哲学思想,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以智慧和创新解决问题。

猜您喜欢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