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江
驿
数
枝
高
柳
带
鸣
鸦
,
一
树
山
榴
自
落
花
。
已
是
向
来
多
泪
眼
,
短
亭
回
首
在
天
涯
。
写景抒情
山水场景
秋天景象
离别情感
咏物
柳树
怀古
驿站
落花情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土和哀愁离别的情感。首句“数枝高柳带鸣鸦”,展现出边关荒凉之象,鸣鸦在高柳间鸣叫,既有动静结合的美,也传递了一种萧瑟的氛围。次句“一树山榴自落花”则描绘了景色,更增添了一份寂寞。山榴花瓣轻轻飘落,似乎也在诉说着边关的孤独和无常。第三句“我已是向来多泪眼”,诗人通过反复流泪的眼睛,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不舍,以及长时间离别所积累的情感。最后一句“短亭回首在天涯”,则是诗人站在短小的亭阁上回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遥远家园的思念。天涯海角,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极限,更是情感深处的象征。整体而言,此诗通过边塞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代边关诗人的特有情怀,以及对家国的无尽思念。
唐彦谦
158首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您喜欢
赠柳文学(其一)
明·沈鍊
只今并棹访庭闱,秋日扬鞭达帝畿。遥知早佩黄金印,终然不脱芰荷衣。
梧州公署新作竹亭喜汪二府诸公见过首尾吟二章(其一)
明·符锡
我有尘襟何处开,竹亭长夏思悠哉。痴儿解与移花活,佳客偶能骑马来。总喜军门聊暇日,不妨江馆暂持杯。自怜浮浪君休讶,散局元非用世才。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其八)
宋·刘克庄
柳七葬淮头,营妓岁沥酒。不知花翁坟,有人擘纸否。
秋柳(其一)
清·李文安
江南风月旧繁华,金粉楼台百万家。胜境可怜新雨换,怀人无奈夕阳斜。绕村萧瑟留归燕,终古栖迟尽暮鸦。毕竟染衣余汁在,赖君青眼发春花。
竹香子.癸未海滨修禊图,前余已三次题咏,今又布景添画童子三人于中,尤觉光彩夺目。爰再填小词二阕以赠画师郑君慕康,并博诸老一笑(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高燮
上巳风光无数。杨柳丝丝如舞。偶然修禊仿兰亭,未必人非古。三绝画名家,一曲吟梁父。诗情不似永和年,各有奇怀吐。
寄张成叔
明·徐熥
杯酒片时亲,都亭各问津。玉河堤畔柳,又见一回新。月冷闽天梦,花明越峤春。闻君庐墓侧,白兔向人驯。
和乡侯灯夕六首(其二)
宋·刘克庄
侯拥双旌舞两骖,应怜一叟卧周南。插门仅有一枝柳,照水全无万碗柑。藜去似知瞳子眊,梅开且向鼻端参。铃斋诗句兵厨酒,浅酌微吟意已酣。
至城南别祖仁未归约文之不至
宋·孔平仲
送客柳亭晚,倚栏秋雨酣。风烟满湖上,景物似江南。萧洒怜神往,从容忆手谈。老来心易折,离绪已难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