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兴
倩
得
名
园
水
一
湾
,
老
梅
修
竹
几
重
关
。
忘
机
且
住
因
鸥
狎
,
抱
膝
成
吟
待
鹤
还
。
剩
土
欲
栽
蔬
脆
美
,
新
苔
任
点
石
斑
斓
。
青
青
黯
黯
君
知
否
,
绝
胜
他
家
大
好
山
。
写景
田园
咏物
赞美
山水
动物
情感
友情
抒情
田园风光
自然景色
咏梅竹
山水田园
友情抒情
赞美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小天地。"倩得名园水一湾",开篇即以“倩”字,生动地描绘了园林中那一湾清澈的水面,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所为,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雅致。"老梅修竹几重关",通过“老梅”与“修竹”的对比,展现了园中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几重关”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以神秘与深邃,仿佛每一层都隐藏着不同的故事和秘密。“忘机且住因鸥狎,抱膝成吟待鹤还”,这两句诗充满了禅意和隐逸的气息。诗人似乎在与自然界的生灵对话,通过与鸥鸟的亲近,体验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期待着仙鹤的归来,更是在等待心灵的共鸣与升华。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剩土欲栽蔬脆美,新苔任点石斑斓”,这两句描绘了园中的农耕生活,虽是日常琐事,却也充满了诗意。诗人不仅关注于食物的来源,更欣赏于自然之美,将土地上的每一份生长都视为艺术的展现。新长的苔藓点缀在石头上,为静谧的园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最后,“青青黯黯君知否,绝胜他家大好山”,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家园林的喜爱之情,认为这里的景色虽不显山露水,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胜过那些被世人称赞的大好山川。这不仅是对自家园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肯定,强调了个人情感与体验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