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殿
写花
赞美
抒情
写景
咏物
写冬季
春日景色
词情感
情感交流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彦行和梅诗甚工辄次元韵》。诗中描绘了春风与梅花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与友人围绕梅花进行的诗酒之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春风不拣尊前客”以春风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欢迎之情,春风不会挑剔前来饮酒的客人,暗示了诗人对宾客的平等对待。接着,“未必藜羹输肉食”则通过对比藜羹(粗食)与肉食,强调了精神享受的重要性,即使在简陋的饮食条件下,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玲珑点缀移月窟,谁谓吾家最先得”两句,诗人用“玲珑”形容梅花的精致美丽,将其比作月窟中的点缀,同时表达了对自家拥有如此美景的自豪感。接下来,“直从去腊约为伴,旦旦相看无倦色”描述了诗人与友人自去年冬天开始就相伴赏梅,每天都能欣赏到梅花的美丽,没有丝毫厌倦。“朝披日彩烂迎东,夜插斗杓寒挂北”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不同时间的美丽景象,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梅花光彩夺目,夜晚则在寒冷的北风中依然挺立。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拟将西子作孤注,对与春工分一掷”一句,诗人将梅花比作美女西子,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并暗示了梅花在春天中的重要地位,如同春工一般,是春天的象征。“又疑妖冶渎清真,子细筹量信难域”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妖娆之美与纯洁之性的思考,认为这种美难以界定,既妖娆又纯洁,令人难以分辨。“发狂不意落纸上,胜句争来共推坼”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赏梅时的创作激情,诗句如泉水般涌出,大家争相吟诵,共同推动着诗歌的创作。最后,“诸郎独殿语尤老,似欲尘埃剧湔拭”表现了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年龄差异,但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仿佛要洗净尘埃,展现出更加纯净的心灵。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诗人的创作热情,还蕴含了对友情、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

李之仪

837首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