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咏物
写花
节日
重阳节
抒情
赞美
秋天
写桂花
看花
情感
友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林间宴饮的雅致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重阳节前一日在丛桂山房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首句“未约龙山饮”,暗喻了此次聚会的随意与自然,如同偶然相遇,却充满了诗意。接着,“先攀桂树丛”则点明了地点,桂花的香气与秋风一同飘散,为聚会增添了几分清幽与高雅。“人俱白社客,地似碧云宫”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聚会的宾客比作隐居的白社之客,居住之地仿佛仙境中的碧云宫殿,既表达了对宾客身份的尊重,也暗示了聚会环境的超凡脱俗。接下来,“菊艳今应紫,桃花亦自红”描绘了此时正值菊花盛开,颜色可能已转为深紫,而桃花依然绽放着鲜艳的红色,两者的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秋季特有的生机与美丽。“阳和偏有意,晚暮喜春同”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自然界的温暖阳光与傍晚时分的春意,表达了对聚会氛围的赞美与喜悦。阳光似乎特意为这次聚会增添了温暖与和谐,即使是在晚暮之时,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馨与希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聚会的场景,更蕴含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