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
宁
舟
中
(
其
一
)
长
安
渺
渺
送
归
鸿
,
诘
曲
舟
行
树
霭
中
。
能
走
岂
如
閒
睡
稳
,
老
年
争
与
壮
年
同
。
满
将
海
气
供
诗
兴
,
难
把
荷
衣
犯
北
风
。
安
得
圣
恩
怜
老
病
,
江
湖
满
地
著
渔
翁
。
写景抒情
地点
情感表达
怀古抒情
人生哲理
抒情
秋日写景
写舟行经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济宁水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长安渺渺送归鸿”以“渺渺”二字渲染出远方的辽阔与空旷,归鸿则象征着思乡之情,引人入胜。接着,“诘曲舟行树霭中”描绘了舟行于曲折水道,树木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能走岂如閒睡稳”一句,诗人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反思,认为行走的劳顿不如闲适的睡眠来得安稳,流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老年争与壮年同”则反映了岁月流转,时光易逝,年岁渐长后对人生的不同感悟。“满将海气供诗兴”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创作灵感,海气在这里象征着丰富的自然元素和生活气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难把荷衣犯北风”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不屈,即使是在寒冷的北风中,也难以阻挡他前行的脚步。最后,“安得圣恩怜老病,江湖满地著渔翁”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希望得到上天的眷顾,能够在江湖之上过着自由自在的渔翁生活,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
猜您喜欢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赠罗浮道士
唐·吕岩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莫愁曲
明末清初·屈大均
风吹杨柳花,花下莫愁家。谁驻青骢马,来邀孔翠车。新辞歌白苧,素扇映朝霞。一片秦淮月,长教照丽华。
路文园亭
明·葛昕
有美名园地,停骖一笑临。习池留霭日,王榭枕芳浔。世事谁鞅掌,吾徒自素心。莫谓投簪逸,苍生望正深。
秋感(其一)
清·黄家鼎
消夏诗成墨未乾,秋风吹动泪阑干。正欣辽左连城返,忽报台中半壁残。墩烬葫芦明野火,山崩八卦落惊湍。云林图画沙莲水,如此膏腴保恐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