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江
红
(
其
二
)
六
月
二
十
四
日
毒
雾
漫
空
,
知
多
少
、
蛟
腥
作
雨
。
尚
不
卜
、
旧
时
巢
燕
,
傍
谁
门
户
。
蜗
角
河
山
蛮
触
战
,
相
持
南
北
皆
师
旅
。
惜
将
军
、
衣
锦
未
还
乡
,
从
征
苫
。
妖
魅
嬲
,
刑
天
舞
。
炮
石
烈
,
风
潮
鼓
。
叹
苍
苍
仁
爱
,
何
仇
下
土
。
累
岁
潦
荒
民
困
甚
,
干
戈
况
自
萧
墙
举
。
看
飞
来
、
天
堑
又
鏖
兵
,
雷
霆
怒
。
战争题材
抒情
写景
边塞
咏史
赞美词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清末近现代初年的动荡景象,以毒雾和蛟腥之雨开篇,象征着社会的混乱与不安。词人借“蛮触战”和“南北师旅”暗指政治纷争,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将军未能凯旋,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英雄无归的悲哀。接下来,“妖魅嬲,刑天舞”运用神话典故,形容邪气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词人悲叹上天为何对人间苦难视而不见,连年内涝和战乱使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内部矛盾加剧,边境战火重燃,词以“天堑又鏖兵,雷霆怒”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激烈和上天震怒的意象。整体来看,这首《满江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晚清末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以及词人对于国事的深深忧虑。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
清·谭嗣同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