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
徐
州
,
往
南
京
,
马
上
走
笔
寄
子
由
五
首
(
其
二
)
父
老
何
自
来
,
花
枝
袅
长
红
。
洗
盏
拜
马
前
,
请
寿
使
君
公
。
前
年
无
使
君
,
鱼
鳖
化
儿
童
。
举
鞭
谢
父
老
,
正
坐
使
君
穷
。
穷
人
命
分
恶
,
所
向
招
灾
凶
。
水
来
非
吾
过
,
去
亦
非
吾
功
。
抒情
母爱
忧民
怀古
情景
城市纪实
赏析
诗人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家乡父老们热情欢迎的情景,"花枝袅长红"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喜悦之情。"洗盏拜马前"则透露出一种急迫和诚恳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使君寿辰的祝福。而接下来的"请寿使君公"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心意。然而紧接着的"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却带有一丝哀伤和讽刺,似乎在反映某种社会现实或个人经历。诗人的情感由欢喜转为复杂,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不公的无奈。而最后四句"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自我辩护。在这里,诗人的情绪已经由初见的喜悦转为深沉的无奈与自嘲。他在表达一种宿命观念,同时也在强调自己的清白。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苦闷的无奈,以及对于自己命运的不解与自辩。这一切都体现出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即事四首(其四)
宋·陆游
放翁老去未忘情,镜里森然白发生。一片常愁见花落,三声最怕听猿鸣。年年双只路傍堠,夜夜短长城上更。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平。
江夏八咏(其五)奇章亭
宋·贺铸
亭揭奇章榜,斯民孰去思。多惭羊叔子,涕泗岘山碑。
寓江州西城
宋·董嗣杲
奔忙梦落富池程,归托蘧庐恋灌城。有石醉乘新月坐,无家吟逐乱云行。衣遗母线寒针在,烧起公山晚阵鸣。邻屋酒香堪洗恨,拟栽松菊效渊明。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读邯郸野老卫河谣小述三首(其二)
明·孙承恩
老人诗句不支吾,为泣民穷泪眼枯。何当录上献天子,便是当年郑侠图。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