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
石
昌
言
家
五
题
(
其
四
)
怀
素
草
书
往
在
河
南
佐
王
宰
,
王
收
书
画
盈
数
车
。
我
于
是
时
多
所
阅
,
如
今
过
目
无
遁
差
。
石
君
屏
上
怀
素
笔
,
盘
屈
瘦
梗
相
交
加
。
苍
虬
入
云
不
收
尾
,
卷
起
海
水
秋
鱼
虾
。
毫
乾
绢
竭
力
未
尽
,
山
鬼
突
须
垂
髿
髿
。
牵
缠
回
环
断
不
断
,
秋
风
枯
蔓
连
蒂
瓜
。
纵
横
得
意
自
奔
放
,
体
法
岂
计
直
与
斜
。
客
有
临
书
在
屏
侧
,
豪
强
夺
骑
白
鼻
騧
。
超
尘
绝
迹
莫
见
影
,
竞
爱
此
家
忘
彼
家
。
赏
新
匿
旧
世
情
好
,
射
杀
逢
蒙
亦
可
嗟
。
怀古
赞美书法
咏物
秋日景物
友情
共赏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赋石昌言家五题(其四)怀素草书》,通过对石昌言家中怀素草书的描绘,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诗人回忆自己在河南任职时,曾有幸观赏到王宰收集的众多书画,其中怀素的草书尤其引人注目。他描述了怀素笔下的线条如苍龙入云,瘦劲有力,仿佛能卷起海浪中的鱼虾,展现出书法的生动与气势。诗人赞美怀素的笔法自由奔放,不拘泥于直线或斜线,而是在纵横之间流露出自在得意的情绪。在一旁观书的客人甚至被这幅草书深深吸引,以至于忘却了周围的一切。这种对新事物的欣赏和对旧物的忽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最后,诗人感叹世人对于新奇之物的喜爱,即使像射杀逢蒙这样的技艺高超之人,也会为之心动,这不禁让人感慨世态炎凉。整首诗通过怀素的草书,寓言了人生的追求和世事的变迁,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哲理意味。
梅尧臣
2914首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其二)
唐·李咸用
揣情摩意已无功,只把篇章助国风。宋玉谩誇云雨会,谢连宁许梦魂通。愁成旅鬓千丝乱,吟得寒缸短焰终。难世好居郊野地,出门常喜与人同。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唐·许浑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