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意
秋
意
不
堪
老
,
宦
情
惟
自
悲
。
萧
萧
风
雨
中
,
吟
哦
漫
寻
诗
。
古
来
骚
雅
士
,
常
恐
归
计
迟
。
此
事
不
难
办
,
无
语
王
谢
儿
。
秋景抒情
怀古抒情
秋天写景
情感思乡
咏物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秋意》。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的萧瑟景象,内心涌起的苍凉与感慨。首句“秋意不堪老”直接点明了季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年华老去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接着,“宦情惟自悲”一句,将个人情感进一步深化,道出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无奈与哀叹。“萧萧风雨中,吟哦漫寻诗”描绘了一幅在风雨交加的秋日里,诗人独自吟诵诗歌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凄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精神慰藉的渴望。这种情景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后两句“古来骚雅士,常恐归计迟”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置于古代文人的行列之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骚雅士”指的是具有高洁情操和文学才华的文人,他们往往在官场失意或生命晚期时,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此事不难办,无语王谢儿”似乎是对那些富贵显赫的家族子弟的讽刺,暗含着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自我反省与情感流露。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在郡秋怀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秋暮寄怀孟畹
明·黄淑德
孤馆萧条落叶红,故人遥隔水云东。追思往事浑如梦,转觉豪华总是空。径草乱垂犹带露,庭花渐老不禁风。愁怀缕缕凭谁诉,閒倚阑干数断鸿。
丁香结·秋日梨花,再和君特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金屋多娇,玉容无主,心事看秋如醉。正雨酥云腻。有素月、漫约黄昏临砌。送春余艳在,流尘溅、泪痕暗里。婵娟俱冷,也要数点微微雪意。何似。懒困倚东阑,拚却良辰自睡。故国青旗,深.....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
唐·杜甫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忍断杯中物,秪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