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平
湖
陆
予
绵
岭
云
随
雁
几
重
过
,
久
客
南
归
思
若
何
。
湖
口
有
山
寻
鹿
侣
,
粤
江
无
路
托
鱼
蓑
。
新
亭
倚
醉
人
何
老
,
旧
馆
啼
鸦
梦
转
多
。
莫
向
江
南
赋
牢
落
,
子
山
年
幸
未
蹉
跎
。
写景抒情
地点抒情
怀古寄思
励志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琅所作的《寄平湖陆予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首联“岭云随雁几重过,久客南归思若何”,以岭上之云和南飞的大雁为喻,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客居他乡,心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云随雁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而“思若何”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颔联“湖口有山寻鹿侣,粤江无路托鱼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在湖口的山中寻找鹿的伴侣,寓意着在孤独与寂寞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而粤江无路托鱼蓑,则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寄托,内心充满了迷茫与无奈。颈联“新亭倚醉人何老,旧馆啼鸦梦转多”,通过新亭和旧馆的对比,以及醉酒之人和啼叫的乌鸦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倚醉之人可能代表着诗人自己在酒中寻求暂时的解脱,而旧馆中的啼鸦则象征着往昔的美好时光已成回忆,梦境中常常回响着乌鸦的叫声,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尾联“莫向江南赋牢落,子山年幸未蹉跎”,是对友人的劝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声。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在江南感叹孤独与失落,因为自己也未曾虚度年华。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命运的深刻思考。
王琅
19首
一作琅,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东望花楼会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