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春
(
其
三
)
桐
花
开
最
晚
,
香
泛
已
羃
羃
。
高
榆
散
枯
钱
,
狼
藉
走
荒
陌
。
闻
歌
情
亦
倦
,
对
酒
意
不
怿
。
非
伤
春
遽
回
,
第
觉
老
相
逼
。
愿
诉
东
皇
君
,
抚
辔
留
归
迹
。
百
年
虽
无
多
,
亦
稍
缓
偪
侧
。
写景
春
写花
桃花
抒情
节气和写老
抒情
时间感
叹春去感伤老来
四季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感春》之三,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桐花开最晚,香泛已羃羃。" 这两句写的是春天里桐花开放较晚,花香弥漫,但这种美好的景象也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羃羃"形容花香浓郁而且带有淡淡的忧伤感。"高榆散枯钱,狼藉走荒陌。" 描述的是榆树上的叶子像散落的旧钱一样,而地上则是杂草丛生,行人稀少,给人一种荒凉之感。这里的自然景象与前两句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春光易逝的氛围。"闻歌情亦倦,对酒意不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听着别人的歌声,也感到心中的愁绪和疲惫,而面对美酒也没有了往日的兴致,显示出一种对于世事已然感到厌倦的情怀。"非伤春遽回,第觉老相逼。" 这里诗人明确表示,这并不是因为春天即将过去而感伤,而是深刻地感觉到了时光带来的年华老去的压力。"愿诉东皇君,抚辔留归迹。" 诗人表达了想要向天上的东皇太一诉说自己的心声,并希望能够留住时间的脚步,不让自己在时光中消逝。"百年虽无多,亦稍缓偪侧。"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生命短暂的一种感慨,同时也表达了想要放慢生活节奏,对待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的愿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绪,是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体验与思考。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鹊踏花翻·花朝行玉峰道中用蝶庵词韵
清·陈维崧
柔浪如酥,遥峰欲笑,樯乌阵阵迎人话。说道今日花朝,此去包山,歌台砌满苔钱罅。玉箫金管劝东风,嫣红艳紫须迟卸。频讶。往事酒边灯下。铜扉记隔秋千榭。每到丁字帘前,群芳生日,昵.....
藻鉴堂得句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昆明春水潋烟光,沿泛因之藻鉴堂。表里湖山归静照,高低桃柳总清扬。羲经趣寄对时茂,楚颂词多称物芳。若傍竹林寻晋逸,山公启事缅怀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