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佛学
歌技巧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钦的作品,名为《偈颂七十二首》中的第三十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理解的佛教理念。"量外机,格外句"暗示了佛法超脱于常人的认知范围,含有深奥的哲理。"凡圣迷魂,佛祖罔措"则揭示了即使是佛陀和圣人也会被迷惑,强调了修行的不易和佛法的广大无边。"有来由,无本据"表达了佛法虽有其内在逻辑和缘起,却又难以用常规的理性或物质基础来解释。"声前切忌错举"告诫人们在谈论佛法时要谨慎,避免误解或误传。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以及对修行者要求的悟性与谨慎态度。

猜您喜欢

金丹诗诀(其一)
宋·陈楠
半斤真汞半斤铅,隐在灵源太极先。须趁子时当采取,鍊成金液入丹田。
诗偈(其一五九)
唐·庞蕴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石季平尝为于仲模诗改二字后仲模有诗来复用韵报之且庆朋友间渐能琢磨责善追复古风焉
宋·郑刚中
赵璧微瑕岂易攻,抉磨深贺得良工。古人规诲有馀乐,近世交朋无此风。二字相禆何预我,一篇兼报重烦公。新吟若挂高门外,价比千金迥不同。
戏为六绝句(其六)
唐·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示鹤林山老二首(其一)
宋·孙觌
应化来江右,乘流出峤南。后身逢七七,前话续三三。坐见诸天绕,来听二士谈。更无木上坐,只有佛同龛。
凤栖梧
元·尹志平
问道参禅都不会。境上闲游,只要心无昧。踏碎虚空离六对。松岩一觉和衣睡。何用人前夸口快。一点灵明,不许纤尘盖。法性堂堂观自在。归根复命超三界。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三)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宋·释印肃
不应贪福德,强接无生客。闻声恰似聋,见声非外色。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为研以诗见饷为和二首(其二)
金末元初·元好问
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何年埋朽壤,此日睹青天。古色秋烟重,哀音夜雨悬。有刀堪切玉,是镜不名砖。佛荫沦空劫,书林结后缘。禅河一勺水,更拟就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