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写花
怀古
抒情
哲理
秋节
冬景
回忆
桃花坞
佳节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陈三聘重游桃花坞的情景。开篇“当年渔隐,路转桃溪汇”回忆起往昔渔隐的生活,暗示了时光流转。流水潺潺,青山环绕,环境清幽。接着,“客行花径曲,月上松门对”写诗人独自漫步在花径,欣赏着月色洒满松门的静谧景象。“撑艇子,雪中蓑笠亲曾载”则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诗人曾在此乘舟穿行,披着蓑笠,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随着岁月流逝,“老去谁倾盖”,诗人感叹年华易逝,昔日的友情不再如旧。“腰瘦频移带”进一步刻画了诗人衰老的形象,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人健否,花仍在”询问友人是否安好,强调了人事变迁与自然永恒的对比。结尾“明年春更好,来向花前醉”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明年的春天再次相聚赏花,尽管那时青春不再,但仍愿以酒浇愁,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桃花坞的景色和自身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十月十七日大风约客登虎渡亭观浪人言今日下水风不可往也戏作此篇
宋·周紫芝
长江水自光摇空,阳侯欲与风争雄。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人言上水得风浪,下水得风终少功。平生万事尽难偶,政要东风渠不东。江边一叹良.....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七)卜筑西坞
宋·程俱
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谁.....
山斋诗
南北朝·徐陵
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山寒微有雪,石路本无尘。竹径蒙笼巧,茅斋结构新。烧香披道记,悬镜厌山神。砌水何年溜,檐桐几度春。云霞一已绝,宁辨汉将秦。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和益阳赵宰六首(其四)
宋·廖行之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