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田园
秋天
抒情
地点
金门溪
动物(牛
鸦)
村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归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首联“山容环列幛,云气薄于罗”,以山峦和云雾作为开篇,山峦如同屏障般环绕四周,云雾轻薄如罗纱,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赋予了画面以朦胧之美。这样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精心布置,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颔联“夕照明烟树,风寒亚晚禾”,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烟树之上,给树木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微风吹过,晚禾轻轻摇曳,似乎感受到了寒意。这两句通过光影的变化和季节的气息,渲染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颈联“渡头芳草断,牛背暮鸦多”,转而关注到了渡口和田野中的细节。渡头旁的芳草已渐渐稀疏,暗示着一天的劳作即将结束;牛背上栖息着众多的暮鸦,它们或许是在享受最后的阳光,又或是准备归巢。这一联通过渡头和牛背这两个具体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归宿。尾联“村舍葱茏里,谁家起晚歌”,将视线转向村落深处,那里绿树掩映,一曲悠扬的歌声从某户人家中传出。这歌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和生机。它不仅表达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田园风光,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和生活哲思。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林占梅

614首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您喜欢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竹深处诗
元·金灏
碧琅玕下觅幽踪,行尽斋居路始通。烟歛月梢金琐碎,风生云干玉琤琮。秋光满座阴长合,靛色清神暑自空。净扫苍苔夜留客,解衣磅礴兴无穷。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过棠梨沟
金·党怀英
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坡陁下长坂,迤逦失诸峰。问俗知怀土,听歌识相舂。几家茅屋外,田亩自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