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僧
利
门
名
路
两
何
凭
,
百
岁
风
前
短
焰
灯
。
祗
恐
为
僧
僧
不
了
,
为
僧
得
了
总
输
僧
。
抒情哲理
写人
僧人
哲理
译文
利门名路究竟有何凭借,百年如风前之短焰灯。
只怕成为僧人却未能参透,即使僧人了悟也终归输给僧人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赠僧》。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世间事物的短暂与佛法的永恒,表达了对出家人的一种理解和赞美。"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生动的景象,"利门"指的是宏伟的城门,"名路"则是指声名远扬的大道。"两何凭"可能是指城门旁边的望楼或者是其他建筑物。这里通过对比宏伟城门与短暂人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荣华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百岁风前短焰灯"则更直接地指出了生命如同风中的蜡烛,转瞬即逝。这里的"百岁"是人生最高寿命的象征,而"风前"和"短焰灯"则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两句"祗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总输僧。" 表达了一种对出家人的理解和赞美。"祗恐"是一种担心,诗人担心的是如果一个人选择了出家的道路却不能坚持到底,那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为僧得了总输僧"则是说如果能够真正地成为一名僧人,那么即使付出了所有,也是值得的。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事物与佛法,以及对出家生活的理解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杜荀鹤
330首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猜您喜欢
卧病坐乐轩
清·程琼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嘉禾百咏(其九十七)木纹观音
宋·张尧同
双瞳分日月,眉际一星悬。照见人间苦,三辰不在天。
王阳明祠联
清·李彦章
七万人相庆更生,计农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将;十五卷共尊遗集,兼道学文章经济,此邦尤愿士希贤。
次韵顾次凤
宋·王灼
笔端文字照千春,仙籍班联透几尘。黄卷肯交同长物,白袍未信裹闲身。至言落落常难合,俗眼悠悠少识真。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
赠温峤诗
魏晋·孙绰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邈矣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既综幽纪,亦理俗罗。神濯无浪,形浑俗波。颖非我朗,贵在光和。振翰梧摽,翻飞丹霞。爰在冲乱,.....
复次韵二首(其二)
金·麻九畴
菣可为炙啖,博哉释草儒。奈何骚人咏,不与兰茝俱。青青发陈荄,嫩胜稊生枯。面柔似张禹,气冽如申屠。忽逢易牙口,一日登君厨。君兄昔在日,作事太廉隅。宦游三十年,不治一室芜。尝.....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一)
明·董纪
二卵疑苟变,五皮致百里。用舍各听天,在人何愠喜。求全造物病,凿窍混沌死。营营彼何为,万事同一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