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便
礼仪规范
情感
劝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中的第二十二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描绘了在尊长面前的礼仪规范以及在宴席上的注意事项。“尊人立莫坐”,意味着在长辈或地位高的人面前站立时,不应坐下,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和谦逊。“赐坐莫背人”,则是在得到允许坐下后,不要背对着对方,这同样体现了对对方的恭敬与礼貌。“存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这两句则是对不遵守上述礼仪的行为的警告,如果在宴席上坐姿不当,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或责备。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古代社会中对于礼仪、尊重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在不同场合下应遵循的礼节,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个人行为规范的重视。

王梵志

353首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初唐盛行的典雅骈俪诗风有一定冲击作用。原有集,已佚。有今人整理本《王梵志诗校辑》,收诗348首。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猜您喜欢

遣兴五首(其四)
唐·杜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李嵩四迷图
明·袁华
四迷粉图谁手写,乃是钱唐之李嵩。嵩当三朝应奉日,点染人物犹精工。建炎己后和议定,岁聘杂沓金源东。自兹民不识戈甲,江南花柳春融融。宽衫大帽脩眉翁,低头高揖身鞠躬。柳娘缓带竟.....
沁园春(其五)罪酒
明末清初·尤侗
醑若毋声,以酒为名,乃罪之魁。算持蟹螯者,瓮中就缚,吹龙笛者,水底长埋。金盏才擎,玉山便倒,玩我真如儿戏哉。腐肠药,甚良醪可恋,心腹当灾。今朝焚了糟台。又何问莲花白玉杯。.....
燕歌行二首(其一)
明·屠本畯
劝君有镪莫自藏,千金博得彻侯章。劝君有术莫自掩,拳曲之夫登荐剡。劝君有钩慎莫直,河鱼岂受直钩食。劝君有家早归去,主爵何曾苦留住。世情反复不可知,且饮美酒临华池。奉常先生爱.....
拟古(其十)
宋·田锡
直言如霜刃,卒发伤人意。痛贯丹诚中,无与金疮理。缄恨若瘢痕,终身难弃置。伺隙果报时,遂陷无情地。虽悔安可追,弗反同奔驷。君子慎枢机,言之岂容易。
生晨自述
明·符锡
初冬竟何晨,候雁鸣远天。星光犹在户,厨突巳生烟。弱文依榻下,六男绕床前。饰容长可观,学语幼堪怜。笑问我初度,云何此晏眠。宁知阿父心,方剧膏火煎。人生无百龄,七十古稀焉。而.....
赠潘景温叟
宋·欧阳修
秦卢不世出,俗子相矜誇。治疾不知源,横死纷如麻。番阳奇男子,衣冠本儒家。学本得心诀,照底穷根厓。泠然鉴五藏,曾靡毫釐差。公卿扫榻迎,黄金载盈车。语言无羽翰,飞入万齿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