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写景
抒情
写人
元夜
元宵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访友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友情的温暖。首句“乾坤为室月为灯”以夸张的手法,将整个宇宙比作居所,明月则成为照明之源,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怀宇宙的意境。次句“今夕先生眼倍青”则聚焦于人物的感受,元宵之夜,月光如洗,使得友人的眼眸更加明亮,映射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后两句“笑尽筌蹄聊把手,不知何处是中庭”,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交流与自然景色的融合。通过“笑尽筌蹄”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朋友间轻松愉快的交谈,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笑声驱散,只剩下纯粹的欢聚时刻。“聊把手”则体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与自在,即使在夜色中漫步,也不觉孤单。最后,“不知何处是中庭”则以疑问的形式,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知的探索,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佳节之夜,朋友相聚的温馨与浪漫,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邹浩

979首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