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地点
抒情
赞美
宫怨
山水
城市
秋天
抒情
写景

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江淹创作的《杂体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七首,题为“袁太尉淑从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美的辞藻,表达了对宫廷礼仪、国家盛事以及皇帝圣明的赞颂之情。宫庙礼哀敬,枌邑道严玄。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宫庙”指的是朝廷和宗庙,而“礼哀敬”则表达了对这些场所应有的崇敬之情。"枌邑"是古代祭祀用的器物,"道严玄"则表现了一种神圣不可触碰的庄严。恭洁由明祀,肃驾在祈年。这两句强调了皇帝的尊贵和仪式的隆重。“恭洁”指的是谨慎清净,“明祀”可能是指祭祀天地或祖先的明亮庄严的场面。"肃驾"则形容皇帝出行时的威仪,而“祈年”则是希望国泰民安,岁岁平安。诏徒登季月,戒凤藻行川。这两句描绘了皇帝颁布命令和巡视边疆的情景。“诏徒”指的是皇帝的使者,“登季月”可能是指在特定的时节出发。"戒凤藻"则可能是对官员的告诫,要求他们要像凤凰那样纯洁无瑕,而“行川”则是巡视边疆。云旆象汉徙,宸网拟星悬。这两句通过对天象的描写来赞美皇帝的统治。“云旆”指的是飘扬在天上的旗帜,“象汉徙”可能是在比喻皇帝威仪如同古代汉朝的雄伟。"宸网"是皇宫中的高大围墙,而“拟星悬”则形容皇帝的居所高耸入云,仿佛与星辰相接。朱棹丽寒渚,金鍐映秋山。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皇家的辉煌。“朱棹”指的是红色的宫门,“丽寒渚”则是形容秋天清冷的水面。"金鍐"可能是指装饰华丽的车辆,而“映秋山”则表现了皇家车队在秋色中行进的情景。羽卫蔼流景,彩吹震沈渊。这两句描绘了皇帝出巡时的壮观场面。“羽卫”指的是装饰华丽的仪仗队伍,“蔼流景”则形容他们在自然景色中行进。"彩吹"可能是指乐队,而“震沈渊”则表现了音乐声威震四方。辨诗测京国,履籍鉴都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辨诗”是分析诗词,“测京国”可能是在探讨古代都城的诗歌。"履籍"则是指翻阅历史文献,而“鉴都廛”则表现了对古都遗迹的观察。氓谣响玉律,邑颂被丹弦。这两句通过音乐来赞美皇帝的统治。“氓谣”可能是指民间流传的歌谣,“响玉律”则形容音乐声如同玉石般清澈。"邑颂"则是在赞颂,"被丹弦"可能是在描绘乐器上装饰华丽的丝线。文轸薄桂海,声教烛冰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教育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理想。“文轸”指的是文化的传播,“薄桂海”则形容知识如同广阔无垠的海洋。"声教"可能是指以声音传播教化,而“烛冰天”则表现了教育光照人心,如同冬日阳光般温暖。和惠颁上笏,恩渥浃下筵。这两句表达了皇帝的恩泽广布。“和惠”指的是和平与恩惠,“颁上笏”可能是在形容朝廷颁布奖赏。"恩渥"则是恩泽如同潮水般滔滔不绝,而“浃下筵”则表现了恩泽普及天下。幸侍观洛后,岂慕巡河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出行的期盼和赞美。“幸侍”是指有幸跟随,“观洛后”可能是在形容观赏宫殿的壮丽。而“岂慕”则在表达一种怀念或仰望的情感,"巡河前"可能是在期待皇帝巡视边疆的场面。服义方无沫,展歌殊未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统治正义和文化传承的赞美。“服义”指的是遵循正义,“方无沫”则形容正义如同广阔无边的海洋。"展歌"可能是在准备唱诵颂歌,而“殊未宣”则表现了诗人对尚未宣扬的美好事物的期待。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仪、皇帝圣明、自然景象、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江淹

134首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