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节日
赞美
神祇
祭祀
乘舆
出行
抒情
节气
场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古代皇帝在特定节日驾出圜丘的壮观仪式。开篇“开年简时日,上辛称天吉”点明了时间与场合的神圣性,预示着一场庄重典礼的开始。接着,“平晓禁门开,隐隐乘舆出”描绘了清晨时分,皇宫禁门缓缓开启,皇帝的车驾在隐约之中缓缓驶出,预示着皇权的威严与尊贵。“乘舆出九重,金根御六龙”进一步展示了皇帝出行的豪华与庄严,金根车承载着皇帝,六条龙作为车驾的装饰,象征着权力与祥瑞。随后,“章移千乘动,旆举百神从”描述了随行的车队与祭司们,千乘之众,旌旗飘扬,百神相伴,显示出仪式的宏大与神圣。“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则描绘了仪仗队中的细节,黄色的指挥旗引领着队伍,红色的符节作为标志,灵鼓的敲击声与华丽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仪式的庄重氛围。最后,“神歌己相续,神光复相烛。风中飏紫烟,坛上埋苍玉”将仪式推向高潮,神灵的歌声不断响起,神光闪耀,紫色的烟雾在风中飘散,坛上埋下的苍玉则象征着天地间的连接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仪式感和敬畏之心的重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唐·张说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薰.....
宜亭新柳(其一)
清·钱载
宜春亭子面湖西,城上山光扫黛齐。飞翠恰沾东角柳,笼阴浑带北门堤。淡烟染杂浓浓露,双燕穿陪如梦难寻巷与坊,旧游半系故人肠。驱车欲去惊寒食,走马归来已夕阳。镜照未尝眉皱敛,泥.....
明堂侍祠十绝(其六)
宋·杨简
登歌奏罢乐初成,懿懿芬芬荐德馨。好是天心彰信顺,故教华月吐青冥。
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
明·林鸿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更放花朝,日日霁.....
元夕阴雨孤城愁坐适魏十二介然书来言琼台将然万炬因以寄之
宋·李光
海滨遇元夕,况值愁阴天。重云障佳月,微雨杂瘴烟。孤城欲黄昏,里巷已萧然。荒祠鼓坎坎,老巫舞蹁跹。挥杖眩村氓,捩齿传神言。异域俗尚鬼,殊形耳垂肩。邦人素敬畏,香灯竞骈阗。使.....
贺新凉·题袁尚统岁朝图,为李枚卿比部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环诵题图句。正纪年屠维掩茂,我生初度。卅四光阴浮云过,消得春声无数。那更有童心如故。爆竹阶前轰若市,任黄粱烂熟鼾难足。浑忘矣,岁云暮。晨星老辈今何处。爱吾庐流传一卷,断缣.....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饮福用《禧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八音克谐,降神出祇。风马云车,陟降在兹。锡我纯嘏,我应受之。一人有庆,燕及群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