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
山
溪
笔
兼
纸
墨
,
砚
子
同
为
事
。
甲
乙
紧
相
随
,
缺
一
物
、
难
能
作
使
。
闲
来
静
坐
,
屈
指
细
寻
思
,
要
为
书
,
不
时
思
,
须
用
清
泉
水
。
恰
如
四
季
,
春
夏
秋
冬
是
。
漫
热
与
凉
寒
,
相
结
就
、
年
何
拟
议
。
元
来
就
上
,
别
有
妙
玄
微
,
按
真
玄
,
合
天
机
,
闰
月
方
成
岁
。
读书
惜时
哲理
赏析
这首元代王哲的《蓦山溪》是一首寓言诗,以日常文具——笔、纸、墨和砚子为载体,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首句“笔兼纸墨,砚子同为事”,形象地描绘了书写工具的紧密关系,暗示着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接下来,“甲乙紧相随,缺一物、难能作使”进一步强调了整体性,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诗中“闲来静坐,屈指细寻思”描绘了诗人沉思的场景,他意识到书法艺术的创作需要“清泉水”,寓意灵感和心境的清澈。四季的比喻“恰如四季,春夏秋冬是”,象征着生活的完整与变化,暗示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最后,“漫热与凉寒,相结就、年何拟议”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起伏,而“元来就上,别有妙玄微,按真玄,合天机,闰月方成岁”则揭示出更深一层的哲理:只有理解和接纳生活的复杂,如同闰月补充常规,才能完整地度过一生。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物喻人,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王哲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闭关
唐·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