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词歌颂
怀古写景
贺喜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以庆祝五宫保在部堂的莅临。诗人倪岳以屠都宪的韵律,表达了对这一重要事件的喜悦与敬意。首联“霄汉人瞻五凤来,东堂今始为公开”,开篇即以“五凤”象征尊贵的宾客,形象地描绘了宾客们的到来,如同从高远的天空中降临,使得东堂这个场所显得格外庄重和开放。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宾客比作五凤,既体现了宾客的身份高贵,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颔联“丝纶烜赫先同拜,簪绂从容此共陪”,进一步描述了宾客们在宴会中的行为。丝纶,指的是朝廷的诏令或文书,这里用来形容宾客们的尊贵身份;烜赫,形容声势盛大。这两句通过“同拜”和“共陪”的细节,展现了宾客们在宴会中的庄重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与朝廷的紧密联系。颈联“岂乐任倾千日酝,光仪如接九英梅”,转而描写宴会的氛围和活动。千日酝,指陈年佳酿,此处借以形容酒宴的奢华;九英梅,可能是指梅花的九瓣,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高雅与美丽。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宴会的豪奢,又突出了其高雅的格调,让人感受到一种既热烈又不失风雅的氛围。尾联“斯文盛会元非偶,一醉何妨踏月回”,总结了这场宴会的意义和价值。斯文盛会,指的是这场集文化、礼仪于一体的盛宴;元非偶,意为并非偶然,强调了这种文化活动的珍贵和难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留恋之情,即使醉了也不愿离去,甚至愿意在月光下踏着月色归来,充分展现了宴会的吸引力和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宾客身份、宴会氛围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明代社会中文化活动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文化盛事的赞赏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