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中
口
占
三
首
(
其
三
)
珠
廉
不
卷
怯
秋
风
,
弱
质
何
堪
病
屡
攻
?
云
髻
懒
添
双
鬓
绿
,
玉
钗
剔
尽
一
灯
红
。
光
阴
荏
苒
愁
城
里
,
岁
月
消
磨
药
碗
中
。
最
是
夜
来
眠
不
得
,
拥
衾
怕
听
雨
叮
咚
。
抒情
写病中感受
夜来难眠
怀忧思乡
写时间流逝
赏析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病中情境。首句“珠廉不卷怯秋风”,形象地写出病弱之身对秋风的敏感,暗示身体的虚弱。次句“弱质何堪病屡攻”,直接表达了诗人频繁疾病侵袭的无奈与苦楚。第三句“云髻懒添双鬓绿”,通过描绘女子懒得梳理秀发,暗示了病痛带来的精神疲惫。而“玉钗剔尽一灯红”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夜晚,灯光昏暗,只有孤独的一人面对病痛煎熬。接下来,“光阴荏苒愁城里,岁月消磨药碗中”,诗人感慨时光飞逝,愁绪在病痛中愈发深重,仿佛岁月都在药碗的点滴中流逝。最后一句“最是夜来眠不得,拥衾怕听雨叮咚”,直抒胸臆,病中难以入眠,连雨声都成了增添愁绪的来源。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婉约,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艰难与内心世界的苦闷。
猜您喜欢
病中答馈药二首(其二)
明·刘麟
肺病经冬苦,仙丹此日传。若能安枕卧,徐问董公年。
病中偶书
宋·刘应时
老来懒与俗浮沉,何况厌厌病日侵。身外闲愁总馀事,世间无药胜安心。雨馀秋色凄然冷,风弄晚云晴复阴。习气难除还自笑,小窗时有短长吟。
病中辱西亭见问走笔奉柬
明·王慎中
伏枕绵绵朝复昏,故人枉讯慰愁魂。须知摩诘非婴疾,待子来参不二门。
秋日病中
唐·张祜
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
卧病吟
宋·释行肇
杉窗秋气深,入夜四檐雨。枕冷梦忽醒,独对孤灯语。流萤隐回廊,惊鸿度寒渚。空令一寸心,悠悠生万缕。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四十九)
清·瞿士雅
昨是儿童今是翁,百年身世似飘蓬。西山日落东山月,北地花开南地风。如觉浮生无住著,判将命运付穷通。可怜扰扰尘埃里,填海移山总是空。
秋日卧病五首(其四)
清·安志文
自爱溪云僻,翛然环堵中。千山松叶雨,一径稻花风。文墨知何补,箪瓢笑屡空。病余亲友绝,相顾愧邻翁。
病中和伯友绝粮韵
元末明初·赵汸
貌比年加老,忧如病转深。风檐惊淅沥,竹径怯阴森。独立筹家难,朋来阻岁祲。远书思过雁,危坐自沈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