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写景
抒情
春天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景,展现了农耕活动和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开篇“春风虽轻飏,摧折犹有补”写出了春天温柔的风,即便带来了一些摧残,但依然能得到修复,这既是对自然力的赞美,也反映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深切理解和依赖。紧接着,“适当秾华时,明知不须雨”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认识,在花朵盛开的时候,就知道不需要额外的雨水,这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浴蚕待桑钱,插禾候阳土”则具体描绘了农事活动:蚕宝宝在等待桑叶的滋养,而农人则在等待泥土干燥后再进行插秧。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耕的一些细节,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紧迫感和对时机的精确把握。“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透露出农人家庭中女性在家务农事上的辛勤劳作,以及她们渴望偶尔放松心情,享受一段简单的快乐。这不仅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忙碌,也流露出生活中的诗意与温馨。“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即便是等待,也不会带来痛苦。这里的“膏腴”形容草木生长的繁盛,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生命力强韧的赞赏。最后两句“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表达了一种面对不可预测天气变化时的无奈与智慧,以及诗人对于自己定位的明确——在自然面前保持谦逊,不去强求那些无法掌控的事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农事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