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年
杂
兴
十
首
(
其
四
)
独
酌
怡
然
万
虑
平
,
夕
阳
窗
牖
喜
新
晴
。
矮
床
睡
稳
谁
呼
觉
,
只
有
幽
禽
一
两
声
。
写景抒情
夏日
怀乡情思
恬淡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后的宁静心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首句“独酌怡然万虑平”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在孤独中饮酒,心灵得到了平静,所有的忧虑都随之消散。这种自我放逐于酒中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接着,“夕阳窗牖喜新晴”一句,通过夕阳的余晖和窗户内外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新晴天气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这里的“新晴”不仅指自然界的天气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明朗与清新。“矮床睡稳谁呼觉”,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在简陋的矮床上,诗人沉睡得如此安稳,连外界的呼唤都无法将其唤醒。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外界干扰的淡漠。最后,“只有幽禽一两声”以鸟鸣作为背景音,增添了诗境的静谧感。鸟儿的啼叫虽轻,却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整个画面由此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享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与自由的向往。
李光
522首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您喜欢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夏日饮以可池亭
明·文徵明
笔床书卷绕壶觞,到此欣然百事忘。自笑频来非俗客,只愁难却是清忙。池塘听雨烦心净,轩槛迎风醉面凉。绿树缭垣啼鸟寂,更从何处觅江乡。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清·谢金銮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默坐
宋·邓深
默坐形如槁,清閒智养恬。飞虫黏密网,斗雀堕虚檐。却暑宁须扇,留香略下帘。无人挠清思,至夜待明蟾。
西湖后曲(其十)
明·何绛
谁家年少泛湖船,永夜清歌对月圆。红日渐高犹未觉,玉杯狼藉尚缠绵。
夏日书怀
清·爱新觉罗·弘历
宫柳阴浓殿阁深,冰幮不受暑来侵。南风未解吾民愠,惭愧苍生爱戴心。
夏日黎君献黄逢永邓升仲见过池亭留宿夜谈
明·李孙宸
闭门长夏听黄鹂,竹下相留晚更宜。玄赏十年怜臭味,高谈一夕见襟期。青萍竟为何人合,白雪还应和客知。兴剧与君拚酩酊,不妨人唤习家池。
生查子·夏日
元·韩奕
虚牖落桐花,疏箔通荷气。独自绕闲庭,不住来还去。屦滑旧苔滋,衣润残香腻。没一个人来,细说心中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