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
子
正
月
二
十
三
日
纪
事
风
捲
阴
霾
日
月
明
,
鲸
鲵
已
戮
海
波
平
。
奸
憸
藉
手
捐
奇
货
,
交
友
通
书
免
诡
名
。
旧
俗
衣
冠
回
左
衽
,
新
疆
兵
革
偃
长
城
。
圣
君
若
用
当
时
将
,
一
洗
烟
尘
宇
宙
清
。
记事
历史
边塞
抒情
怀古
赞美
赞颂
战争
赏析
这首诗《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其深邃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风捲阴霾日月明”,以自然景象的转变象征着社会风气的净化,暗喻了政治环境的改善。风扫过,阴霾散去,日月重见光明,寓意着正义与光明终将战胜黑暗与邪恶。“鲸鲵已戮海波平”一句,以“鲸鲵”比喻残暴的敌人,通过“戮”字表达了彻底清除敌人的决心,而“海波平”则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和平。“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两句,揭示了奸邪之人利用权势谋取私利,而正直之士则通过正当途径维护正义,强调了道德与公正的重要性。“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描绘了社会风俗和边疆安全的变化,反映了国家治理与边防政策的调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则是对理想君主的呼唤,希望在圣明君主的领导下,能够清除世间的一切污浊,实现宇宙的清明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其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李光
522首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您喜欢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其十四)
宋·周麟之
何事图形到九墀,岂容鬼质近神奎。君王欲作诸戎戒,不惜云章手自题。
上都(其三)
元末明初·梵琦
双阙上云霄,层城近斗杓。夜开金殿锁,晨赴紫宸朝。月屋闲浮蚁,霜空好射雕。有官兼宰相,谁复似嫖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