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作
二
绝
(
其
一
)
荒
山
古
寺
欲
黄
昏
,
梁
上
诸
君
欲
到
门
。
雨
湿
雪
童
埋
处
土
,
向
来
精
爽
更
谁
论
。
写景
山水
抒情
咏物
秋景
荒凉之感
冬天之景
写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山古寺在黄昏时分的静谧景象,透露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寂寥的情感。首句“荒山古寺欲黄昏”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背景,荒山与古寺相映成趣,黄昏的氛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和时间流逝的意味。接着,“梁上诸君欲到门”一句,似乎在暗示着古寺曾经的热闹与繁华,以及现在门庭冷落的情景。这里的“梁上诸君”可能指的是过往的访客或僧侣,他们曾经给这座古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现在却只剩下空荡荡的大门,预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雨湿雪童埋处土”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雨和雪,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冷寂。雨打湿了地面,雪覆盖了某个特定的地方,暗示着这里曾有过某种生命或活动,但现在已被遗忘,被时间所掩埋。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最后一句“向来精爽更谁论”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精神风貌的感慨与怀念。这里的“精爽”可以理解为古寺或其中人物的精神气概、风骨或生命力。诗人感叹,这些曾经的精气神如今已无人能论,即无人能理解或感受到它们的珍贵与魅力,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寺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与沉寂,以及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吕本中
1360首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