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
抒情
赞美
亲情
读书
惜时
离别
送别
祝愿
长寿

赏析

此诗描绘了沈君五十岁时的盛况,其子昌期乡试及第,与诗人王世贞交好。诗中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展现了家族荣耀与友情的温馨画面。沈君虽已五十,却鬓发未白,可见其精神矍铄。其子器业出众,犹如东阳般才华横溢,其贤名与功绩被载入大桁,彰显了家族的荣耀。沈君归家后,举家欢庆,以南山觞宴请宾客,地方官员也以羔雁为礼,摆满中堂,场面庄重而隆重。里门之上,大旗迎风飘扬,金锣铜鼓与丝竹之声交织,营造出热烈的气氛。宾客皆已酒醉,而主人意犹未尽,只愿美酒佳肴永续,预祝来年更加欢乐,这份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家族荣耀与友情的美好,以及庆祝活动的热闹场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与文化气息。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送陈楚宾赴泗州学正
明·贝琼
舟行入淮泗,初上广文官。地接中州近,天连大野宽。清时先俎豆,异俗尽衣冠。暂别蓬莱阙,无惭苜蓿盘。
闻仲节至以去年倡酬韵作诗迎之
明·朱升
中溽飞真洒,空令访隐居。来期数日近,别憾一年余。联句星源夜,持觞岩镇墟。清欢成昨梦,尘土上衣裾。我抱穷民叹,公知宰物私。著书瞻乃祖,宜室庆佳儿。应有新来句,能消客里悲。炎.....
寄沈友卿江宁十二韵
清·王存
七载炎州别,相望阅岁寒。羁孤转江海,旅食守丛残。枯树馀生在,狂花瞥眼看。枭鸾一毛羽,蛟蜃各波澜。错有量金铸,饥愁买玉餐。自然堪陨涕,何处足凭阑。念子从军幕,论文据将坛。新.....
奉送知府郎中
宋·张嵲
文章足并汉西都,老大时时有著书。共叹微言追正始,不徒能赋似相如。代言方伫如纶诏,揽辔今乘刺史车。他日来归司帝制,未应褊狭效王舒。
赵宫保汝思奉使还海虞余亦得归因书寄怀
明·欧大任
著书太史似龙门,东观椷縢几万言。六傅使因持节重,千秋名岂裂麻尊。周南未许仍留滞,吴下何由复记存。报尔归来今觉是,巾车吾自傍江村。
送赵孟清归桐庐
明·董其昌
燕市悲歌地,周南留滞年。交期论世外,标格在诗前。不灭遗书字,高吟宝剑篇。严村犹汉腊,归棹雪江边。
寄石泉云间明府叔(其二)
宋·陈必复
异政人能说,新吟客为传。一官清似水,万事信于天。养鹤分厨料,收书出俸钱。昼庭少公事,闭阁抱琴眠。
留别马明经掌教
清·胡健
绛帷家学绍裘弓,师表来从自海东。几度藻芹滋化雨,一蹊桃李醉春风。莫忘治事分斋法,须记穷经按日功。明月满船辞海国,慇勤不尽话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