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张
复
画
二
十
绝
(
其
六
)
中
天
插
怪
石
,
半
壁
界
飞
湍
。
欲
识
溪
桥
路
,
前
林
枫
叶
丹
。
写景
山水
秋色
景象描述
咏山
山水之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奇与静谧之美。首句“中天插怪石”,以“中天”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紧接着“插怪石”三字,生动地刻画了山峰直插云霄,怪石嶙峋的景象,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冲击。次句“半壁界飞湍”,“半壁”承上句之意,进一步描绘山势陡峭,水流从半山腰倾泻而下,形成瀑布的壮观景象。“界飞湍”则形象地表现了水流如飞箭般急促奔腾,激荡起层层水花,展现出动态之美。后两句“欲识溪桥路,前林枫叶丹”,转而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引导读者想象如何在这样的山水间寻觅路径。枫叶丹红,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也暗示着秋天的季节变换,给人以时间流转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登垂虹亭
宋·周紫芝
云水苍茫共渺然,眼看飞鸟没苍烟。山围百雉吴王国,风急千帆震泽船。白发飘流身已老,断编零落事空传。谁将无色胸中画,貌取吴中万顷天。
寄题云罩寺
清·爱新觉罗·弘历
盘山向我如无语,我到盘山必有诗。旧岁登临最高处,白石绿字镌清词。今来游歌宿两日,高处风寒姑不必。倚窗逸兴已遄飞,又寄新题邻旧律。今今昔昔往复还,阿谁心閒果是閒。诗成掷笔大.....
辋川集·华子冈
唐·王维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武林秋色图
明·史谨
忆曾驻马立斜曛,满目清愁远近分。蔓草平芜和靖宅,淡烟疏柳岳王坟。湖光缥缈涵飞雁,画思苍茫接断云。回首君家天目下,满山红叶正纷纷。
镇远楼四首(其一)
清·袁州佐
高阁巃嵷俯大荒,雄开四极控诸羌。千峰雪映金城晓,万树春融紫塞霜。海外共球方辐辏,云边旌旆正悠扬。相从胜日陈尊俎,惟有绸缪预彻桑。
茶磨山
清·潘曾莹
系缆行春桥,策杖茶磨岭。烟鬟浸湖渌,开奁晓妆靓。飞鸟没何处,了了见帆影。秀色接楞伽,窅然异尘境。杂花不知名,香气幽且静。微风淡疏襟,斜阳恋余景。徘徊松桂阴,翠泼秋衫冷。
访白陂陈处士(其一)
宋·乐史
沿溪复践云,云边访道人。水声齐入耳,山色来绕身。闻君话经济,使我开精神。少微星在此,飞诏何因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