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鹿
离别 2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康裕卿护朱郎中丧南归二绝句(其一)》。诗中描绘了康裕卿在护送朱郎中的丧事南归途中,穿着朴素的布袍,乘坐简陋的鹿车,行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他虽独自一人,却并未因此而感到孤独或悲伤,反而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布袍甘涴鹿车尘”,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康裕卿的坚韧与淡泊。他甘愿承受旅途中的劳苦和艰辛,不为外物所动,展现出一种高尚的品德和精神风貌。“别酒凄其肯入唇”,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送别之际的深情与不舍,但又不失刚毅,不肯轻易让情感流露于外,保持了一种内敛而坚定的情感表达方式。后两句“何限霜前杨柳色,陌头初赠有心人”则将情感转向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霜前的杨柳,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初赠有心人”则暗示了康裕卿在送别之际,对逝者给予了最真挚的关怀与祝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生者对于逝去之人的怀念与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康裕卿在面对人生离别时的坚韧、内敛与深情,以及他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惜分钗(其一)即事
明·高濂
桃花路。杨柳渡。一见魂惊几回顾。眼青青。脸盈盈。口边欲笑,齿上吞声。轻。轻。人去也。情难舍。无限芳心春引惹。枕儿单。被儿寒。愁难摆脱,病害今番。看。看。
陈君美许仲和赴省病不能出饯以二绝句(其二)
宋·陈造
何人把酒送扬舲,定复从容柳下亭。共说归时柳阴合,与君衫色斗青青。
贾节庵冒夏暑越修涂过我苕霅情谊甚厚令闻古式无思大节不可复见而骨肉消息访问难真相对殆感慨不能为怀青灯夜语诵少陵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句意甚惘然其归也儿曹以此为韵赋诗道别余亦作焉衰老拙恶姑写我怀且以卜后期云尔(其五)
宋末元初·牟巘
吾女去二稚,何处吞声哭。忠孝果何辜,神理谅未烛。
秋日挈舟茉莉沙追送孔参军即景口占以赠其行(其七)
明末清初·屈大均
几载为閒吏,何曾可代农。君前多袒裼,柳下不须恭。
车出范阳界望太行已不见
宋·汪梦斗
又别太行去,征衫浥泪班。仙游在北岳,骚兴满西山。世换碧如古,云收意似閒。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其二)
明·李舜臣
佳气指神京,邦人饯有行。诏从天汉落,泪逐露秋倾。去去伤蓬转,呦呦感鹿鸣。甘泉曾拟赋,献罢即归耕。
离别难
清·陆求可
历正巧弄牵牛。颁他两度离愁。叹痴人不解。羡欢娱得再。那知今晓别,彩桥头。音信绝。银河阔。平添几尺泪波流。双七夕。支机石。离别难。霓裳比昔增寒。重奏于阗乐。频驾临风鹊。曝衣.....
赠别谢大行友可社丈擢南北部(其一)
明·张萱
十载輶轩万里程,闻君久已厌承明。两都可是无人赋,暂借新词写旧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