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耳
门
夜
泊
寂
寞
江
干
暮
,
长
樯
漾
碧
危
。
湖
平
宵
气
净
,
戍
僻
漏
声
迟
。
孤
客
停
桡
处
,
晴
川
独
棹
时
。
静
观
星
斗
阔
,
却
笑
水
云
私
。
一
苇
无
涯
系
,
双
凫
似
我
知
。
钟
声
峰
外
尽
,
数
问
夜
何
其
。
写景
山水
抒情
夜晚
静观
怀古
写水
孤独
寂寞情感
秋天气氛
赏析
这首《鹿耳门夜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江景图。诗人施士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晚江边的孤独与静谧刻画得淋漓尽致。首联“寂寞江干暮,长樯漾碧危”,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傍晚时分,江边显得格外寂静,长长的船桅在碧绿的水面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寂的氛围。颔联“湖平宵气净,戍僻漏声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湖面平静如镜,夜空澄澈,远处的戍堡传来稀疏的更漏声,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夜晚的静谧感。颈联“孤客停桡处,晴川独棹时”,诗人将自己置于画面之中,作为一位孤独的旅人,停泊在晴朗的河川上,独自划着小舟。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尾联“静观星斗阔,却笑水云私。一苇无涯系,双凫似我知。钟声峰外尽,数问夜何其”,诗人通过观察星空与自然,表达了对宇宙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感慨。同时,他以轻松幽默的态度,将自己比作能够理解他的“双凫”(野鸭),并期待远方的钟声来解答时间的疑问,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清末文人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独特感悟,既有对孤独与静谧的欣赏,也有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以及对宇宙广阔与个人渺小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菩萨蛮·湖口
元末明初·梁寅
海门西上帆如电。神灵借与天风便。容易见庐山。云中双鹤还。风匀波不怒。水碧涵山翠。沽酒酹神君。醉吟湖上春。
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
清·李佩金
荻花冷淡清溪畔。一痕晴雪苍烟晚。浅石枕中流。盟鸥矶水头。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
浈阳峡
明·释今无
不信江流有路通,双岩忽裂见虚空。石屏生觉霜筠细,云窦斜开鸟道穷。夜静爱当船上月,心閒受得峡中风。随时歇处吾归处,辛苦都来怯塞鸿。
渡白鹭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西风瑟瑟吹菰蒲,舟人唤渡白鹭湖。湖光玻璃一色铺,湖波活翠明双矑。翠波潋滟新痕缬,波卷苇花白飞雪。布帆掠波作三折,波影疑是狂龙掣。沙滩惊起闲鸥眠,鸥飞乱点波心天。昔时莲叶何.....
藻鉴堂得句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昆明春水潋烟光,沿泛因之藻鉴堂。表里湖山归静照,高低桃柳总清扬。羲经趣寄对时茂,楚颂词多称物芳。若傍竹林寻晋逸,山公启事缅怀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